杨敬敏的角色介绍

杨敬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杨敬敏。8月6日出生,1950,Xi市莲湖区人。1969年2月,加入西藏军区;1980 1调入成都军区政治部。历任战士、排长、干事,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主任。

中文名:杨敬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Xi安

出生日期:1950-08-16

职业:军人,作家

代表作品:李敖,军中最后的马帮。

人物体验

1986年,先后被授予少校、上校军衔。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车间主任。曾任《西南军事文学》创作和主编,战旗话剧团团长,战旗歌舞团团长,成都军区政治部战旗文工团政委。现任战旗艺术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发表多种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剧本,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文学奖、解放军新文学作品奖、解放军第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荣获成都军区“十佳优秀旅长”荣誉。

品德行为

杨敬敏是从雪域高原走出来的著名军旅作家。在杨敬敏的记忆中,西藏是他最难忘的圣地,也是他宏伟艺术殿堂的诞生地。1969年,18岁的杨敬敏带着一把来自Xi古城的小提琴来到了西藏拉萨。那时候的西藏比现在冷多了,天寒地冻。抗美援朝缴获的美国道奇卡车1969碾过春雪,在川藏线上晃荡了18天,才把他们的200多名新兵拉到雪域山谷的一个山区。从此以后。杨敬敏成为西藏工程兵部队的一名士兵,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军旅生涯。

人们常说,边防兵是藏兵中最苦的,藏兵中,工兵是最苦的。人在缺氧的雪线上赤手空拳行走都要喘气,但那些工兵还是要在雪线上干活,抡着八斤重的大锤,打洞,搬石头,修路架桥,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每次回到帐篷搭起的营房,看到红山石装饰的“久筑守边”的图案,所有的疲惫似乎都消失了很多。长年驻守雪域高原,由于种种原因,书报只能每三四个月送到哨所一次,阅读书报家信。官兵们说,这是一顿“精神大餐”。疲劳和孤独总是考验着杨敬敏和他的战友。一个老兵退伍,送行的新兵嘟囔着这里太荒凉太寂寞。老兵神秘地小声对他说:哨所东侧有个“读书台”。如果你很孤独,就去那里学习。如果你厌倦了学习,把你的耳朵放在那块石头上,然后你就能听到你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声音。后来,杨敬敏和他的战友们经常去那块被称为“读书台”的石板上学习,让年轻而孤独的心流入知识的海洋。

在西藏,杨敬敏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兵成长为班长、排长、代理指导员、组织干事。这段人生经历让他终生难忘,也正是在开山修路的过程中磨练了他的意志。在西藏十几年的艰苦生活,让他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十几年在西藏的艰苦生活,让他在对新时期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上,感受到了与众不同。

杨敬敏依稀记得,和团部的技术员一起探路是他的任务。当他们到达指定地点时,两匹载着他们的马不辞而别,带着水壶、干粮和指南针。又饥又渴了两天,技术人员用微弱的声音说:小杨,看来我是出不去了。也许明天我又会迷路。这片干燥的西部海洋下面没有水银。你必须活下去。他的声音很小,似乎只有他自己能听到。杨敬敏突然想起了两个红军战士在沙漠中的故事,于是他慢慢地给他讲。听着,听着,他突然拿出眼镜盒,用力摔碎。他苦笑着说:“这也是我们生存的希望。”杨敬敏似乎从他的眼神中明白了。于是,两个人各拿了半个铁眼镜盒,说:“住边疆,为边疆干杯!”"

对老十八军领导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将军讲的旧西藏的战斗故事,记忆犹新。那天的情景令人难忘。陈将军英勇地骑着骏马,带领走在西藏的山路上。他和老将军的谈话后来成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事。他把老将军的故事写成了文学作品,同时记录了他在工兵团工作期间的许多藏族战士的感人故事,包括许多年轻战士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和老藏族战士在西藏为生活奋斗的故事,对他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杨敬敏热爱雪域和祖国的西南,所以他能如此热爱这片土地。说实话,他这辈子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西南——在那片土地上越是受苦,越是舍不得离开那片土地,越是觉得那片土地有什么东西铸造了自己,牵扯了自己的灵魂。也是因为忘不掉,才产生了一种当兵的感觉和西藏或者西南的情结。

人们对西藏有过无数的文艺审美,但杨敬敏笔下的西藏是一种复杂而神圣的情感,是一种哲学的物观和人情观。他在日记中写道:“西藏的山是眼睛做的。当你到了西藏,这双眼睛一直盯着你,却因为缺氧、头晕、脑痛、口渴、虚弱、心灰意冷、逃避、求生等等,一直送到你身边。你不能再支配你的身体了。身上仿佛承载了格萨尔、松赞干布、见过面和未曾谋面的藏人的光辉;我曾经欣赏过,你可以一口气吹几尺长,可以用稀有的金铜和美女的骨头来扬名;有过我用粗筋的手拧着羊皮船那么大的牦牛头,像拧一根铁轴一样,喜极而泣;有被大风吓过的白日梦,有刀割的风险,有孤独的惩罚,有藏族女人如水的爱抚。灵魂和肉体都承载了诗意的白云。”这样的语言是对西藏生活最好最真实的总结。正是因为他在西藏生活了十几年,认识了那里的一位藏族老奶奶和一位藏族老师,所以对西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已经做好了退休后继续在西藏为自己的藏族文学梦做出新贡献的准备。

杨敬敏来自雪域高原,来自部队基层,出身寒门,从士卒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正是这种坚实的生活基础,使得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催人奋进的阳刚之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始终呈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自1974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战士之歌》至今,已出版《戏剧剧本集》、《散文集》、《爱曼陀林》、《小说集》、《绿色碉堡》、《报告文学集》、《耕耘与收获》、《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驻科威特消防队》、《动脉:战争的血》、《首都的风暴》、《杨敬敏》。这些雪域高原官兵生活、思想、感情的产物,是高原边防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西藏官兵的精神支柱,是一首诗,也是一部史、一股风、一曲颂。评论家周说笔下的人物都是普通的边防战士和高原战士,值得我们去描写。他记录和塑造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

杨敬敏不仅是一位快节奏的作家,还是一位文学全才。文学中所有的基本体裁,从诗歌、小说、散文到报告文学,甚至文学的姊妹艺术剧、影视剧,都被他扫过,到处都是他的足迹,都会有反响。他的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还分别获得了全国全军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金钥匙奖”、解放军新文学作品奖、金鹰奖、金星奖。一方面,从多条战线全面推进的作家们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勤奋和类比,并由此扩大了他们的成就,拓宽了创作流的“河床”。

人物作品

话剧剧本《一代名兵抗击孤城》(7月作品集,1984)、散文集《爱的曼陀林》(4月,1989)、小说集《多余的爱》(2月,1989)、小说集《绿色的碉堡》。报告文学集《耕耘与收获》(1992 165438+10月),《1991:贵州军民抗洪》,长篇报告文学《伟大的远征:中国消防队在科威特》(1993 65438+。长篇报告文学《首都》(1995年7月)、《寻找单杰》、《杨敬敏散文选》(1995年6月),剧本有《双子星座》(1996年4月)、散文集《听西南》(1998年6月)、长篇报告文学《乌蒙铁军》(1999年9月)、《好姐妹》(2000年7月)。此外,杨敬敏还创作了许多电视剧,如《士兵的证明》、《我在找星星》、《火与爱》、《军队中最后的商队》、《营救》、《光荣的家庭》等。、音乐剧《太阳花》、话剧《爱满玉树》、尚未集结的零散文章,共计600多万字。

获奖记录

中篇报告文学《李敖》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90-1991,《隐藏的雪》获全军报告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首都的风暴》获全军第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小说集《多余的爱》获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其他作品多次获得军队级和省市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