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山海关,在左翼文学运动的推动下自发开始文学创作的一群文学青年。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家乡的怀念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风格粗犷宏大,描写了东北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村》等。一些流亡东北的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罗、罗枫、白浪、,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正式加入“左翼联盟”,但他们的作品实际上构成了“左翼联盟”文学的一部分。是他们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铁蹄下不屈的人民、青草、高粱混合在一起。他们的创作带着浓浓的怀乡爱国情怀和粗犷的乡土风情,表现了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描写了东北人民对敌伪统治的仇恨和反抗。表达对国家复苏的期待和难以割舍的乡愁。作品风格浑厚粗犷。东北作家中,有《仇恨》的作者端木红亮(1912出生)。其中,《路虎湖的忧郁》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以诗意的方式写出难以想象的人们的贫困,悲愤的情绪在平静的叙述中回荡,传达出被压抑的凄厉感。他还擅长在抗日题材下表现东北的特殊风情。远处的风沙和浑河的激流都很壮阔,透过地方的粗犷性格透露出民族意识。他注重方言的运用,有意识地吸收电影剪辑技巧来架构小说。他的叙述跳跃,用笔轻快,强调力度,在小说风格上有了新的创造。抗战时期,先后发表了《科尔沁旗草原》、《地海》、《长江》等小说。(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