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的前几段文字所描写的海浪与课文观潮中的大潮有什么不同

原则上没什么不同,但观潮中的大潮比较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的景观,形成的天水一色的壮观场面。听是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观是用眼睛去看。

《听潮》是鲁彦30年代的作品,是《听潮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描述了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

通过描写大海的变化,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作者抓住大海落潮、涨潮初起和涨潮达到高峰时,声音、情态的不同,感受的不同。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听”为中心,用细腻的笔触,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依次描绘出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具有音乐美,意境美,突出了“海的美,海的伟大”这一中心。

全文22个自然段,从第1段到第4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交代听潮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总写潮来的情景。从第5段到21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潮落、潮涨的情景,描述“当天晚上第一次欣赏海潮由落到涨的过程,描述海景和人物的感受,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从18段到21段,写作者和妻子对涨潮的不同感受,作者借对比来突出海潮的凶猛是“伟大的乐章”。最后一段是本文的第三部分。作者直抒胸臆 ,抒发他溺爱大海,尤其是溺爱海潮的感情。

扩展资料

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现浙江北仑区大碶人),原名王燮(xiè) 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鲁彦,原名王衡,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包括描述军阀杀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

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在极不安定的生活中迎来了文学创作的丰收期。

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进行创作探索,逐渐成为乡土写实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发表于1927年7月号《小说月报》上的《黄金》描写了一个小有产者不断遭逢灾祸的境遇,深刻的反映了旧社会的人情世态。

此后,他更多的关注现实。抗战前夕,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出版,作品描写了江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走向自发反抗斗争的真实图景。

抗战期间,创作了《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并结集出版,并在《广西日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青草》。

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为抗战后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我们的喇叭》。1944年于贫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参考资料:

鲁彦-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