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的作者是谁?
《千金方》作者是孙思邈。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
《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脆殆,价值更当胜于此,所以取了这样的书名。
本书是中国传统医疗与保健系列丛书之一,是《千金方》的白话精选本。《千金方》是人称“药王”的唐代孙思邈所作的综合性临床医著,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作者介绍
孙思邈(约541-682年),唐代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
隋大业(605-618年)中,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后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年)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上元元年(674年)即因病辞退。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皆视他为老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