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所

QuakeSolutionTM预警系统是王暾博士领导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自汶川地震后,通过技术创新而实现的软硬件一体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创新是其误报率低、软硬件一体化技术等。另外,该系统还可具备烈度速报功能。与无预警系统相比,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灾难到来前给出警告,缩短反应时间、判断时间、决策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有无预警系统时,避险过程比较。

成立于汶川地震后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研制地震预警技术;在来自国内外地震、应急专家的帮助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初步掌握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且已经将这些技术融入到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从2010年底开始,研究所已经先后在2万余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包含18个县市,覆盖了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三省交界区域)布设了预警试验网络,自2011年4月15日起,已经对试验区域内发生的110次余震实现了预警,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参试人员先收到预警短信,然后才感觉到地震(在四川省地震局台站管理中心、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等单位都安装了接收终端,并进行了实时录像)。

汶川试验区域图中方框表明地震监测设备布设区域,其中的小圆点表示监测设备

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展示平台展示了台站监控(左上屏)、实时数据流(左下屏)、预警警报窗口(右上屏)、烈度速报输出(右下屏) 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域布设相对密集(例如,台站间距15公里)的地震观测台网,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与无线电波或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横波或面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发出警告,以达到减少地震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的技术。地震预警的关键是利用地震波的前几秒的数据准确估计震级、震中位置以及快速估计地震对预警目标的影响等。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制《地震预警系统》,公众体验从2011年日9月20日开始启动的。减灾面对全国公众招募多名地震预警系统体验志愿者,现阶段中国的部份志愿者正在参与测试,主要分为电脑客户端,手机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三种方式接收预警。支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安卓,IOS,和windows mobile,(iPhone地震预警接收软件可自动跟踪用户GPS位置,或用户自行设定所在区域,以接收相应预警信息)。体验志愿者将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安装地震预警系统的客户端,在地震发生时,手机和电脑将会自动响起地震横波到达所在位置的倒计时,非智能手机则通过短信功能,接收到地震预警的相关信息,提醒体验者及时避险。成都高薪减灾研究所自主研究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预警120多次,有利促进了中国地震研究。 1989年,日本的铁道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实用性的地震预警系统,投入新干线列车运营管理。

2004年8月1日,日本的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试运行,2006年正式运行。

该系统能够在地震爆发后极短的时间内,向相关地区的民众传达地震波将要到达的信息,并且尽可能地将各种特殊情况考虑在内,使预警信息通知到人,“无所不至”。

2007年10月1日,日本气象厅推出了“紧急地震速报”,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出地震警报。

2007年11月26日,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出售的大部分手机都搭载了短信通知地震警报的功能,其它运营商之后也纷纷效仿。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服务,免费接收地震警报短信或电子邮件。智能手机通过设置或下载应用软件也可以实现接收警报。 2011年4月25日,预警系统开始试运行。

2011年7月和2011年12月,分别召开地震预警研讨会。

2011年9月20日,公众开始体验地震预警。

2011年11月1日,四川甘肃陕西的学校应用地震预警系统进行演习。

2011年12月6日,实际地震触发学校的地震预警警报,师生安全有效疏散。

2012年2月12日,组织志愿者座谈会。

2012年4月22日,多个智能手机平台能够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等加入。

2012年5月10日,参加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中国首次过万人地震预警演习。

2013年2月19日10时46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附近发生4.9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该次地震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