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还是小说先来?

一本小说。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传记,成为包括古代小说在内的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了小说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物和故事线;散见于先秦数百种典籍中的古代寓言,也具有虚构情节、叙述意义的艺术实践,为古代小说提供了经验。

先秦两汉历史作品通过叙述人物事迹来反映历史,情节结构较为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人物活动背景广阔,矛盾冲突激烈,具有小说的意义。自汉代以来,在正史和小说之间出现了一些野史杂记,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它们不仅记录事实,而且接受不同的消息,具有更多的虚构成分和更多的传奇色彩,非常接近小说的文体特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小说承前启后的时期,出现了《志怪》和《志人》两部文言小说。这些小说多为当时文人记录的各种故事,故又称为笔记小说。

志怪是指各种记载神仙鬼怪的传说故事。这类小说继承了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代表的古代文化的怪传统,也叙述神仙鬼怪,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其中“李记斩蛇”等故事十分生动;张华的自然史是叙述山川、地理、外物、仙境、神话和杂事的代表。葛洪的《神仙传》以童话为题材,具有代表性。志人是指记录人物言行的轶事小说,以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这类小说更多的是秉承了史传记载人物事迹的传统,是在崇尚清谈的风气影响下形成的。

奇人异士,野心勃勃的人都用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叙述简单。鲁迅称之为“粗线条”[1],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但是,在细节描写、人物塑造和叙事语言等方面,它为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唐传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真正能称得上成熟作品的古代小说,是从唐朝的传说开始的。自唐传奇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唐传奇、宋元故事和明清小说。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往往以“记”或“传”而闻名。作者用史家的笔法“写奇、寻奇、记逃”(《少室山宅笔集》),故称“传奇”。有关唐代传奇作品的专著40余部,杂文40余篇,主要收录于宋初李云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内容不外乎三大类,神怪、爱情、侠义。其中,爱情小说成就最高,其代表作品有《刘一传》、《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

唐传奇是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有了质的变化。阿明作家胡应麟在《少室山画集》中写道:“六朝时,异论甚盛,但多为虚妄不实,不一定为虚。到了唐人,就好奇,伪造小说送笔。”[3]“意向”是指自觉创作的主观意识,“好奇”是指想象和虚构的艺术思维。所以唐传奇已经跳出了前代志怪小说描写人和故事的圈子。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细节婉转生动,语言优雅,运用典故。唐传奇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文言笔记小说定型,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支流,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宋元小说创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这时白话小说出现了,结束了中国古代小说只有文言的单线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呈现出文言和白话双线发展的趋势。

剧本最初指的是书店里讲故事的人使用的剧本——“说话的人”。“说”的艺术在唐代就有了,到了宋代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受其影响,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白话小说文体&话本小说,取代了唐传奇在小说领域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