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的生物学特性

锈病的生物学特性是指形态的多态性、生理的专化性和变异性,存在一些寄生转化、夏孢子远距离传播等现象。它的生活史是真菌中最复杂的。

锈病简介:锈病是由真菌中的锈寄生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对植物叶、茎、果的危害。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感染,患处可因孢子堆积而产生不同颜色的水疱或水泡、杯状和毛发,有的还可引起枝干上的肿瘤、皮肤粗糙、结块和歪枝,或引起落叶、叶尖焦枯、生长不良。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死亡。

传播规律:一些锈菌的夏孢子可以通过气流传播很远的距离,在锈菌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侵染源为担孢子或夏孢子,然后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继续受气流危害。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许多锈菌不产生冬孢子,而是通过夏孢子或病原菌直接在幼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在某些地区,宿主转移在疾病循环中不起作用。比如东北的小檗气候不适合禾柄锈菌冬季孢子的萌发,夏季孢子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被气流从南向北吹很远。另外,一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冬。比如小麦条锈病不耐高温,在高寒地区不得不在自发的麦苗和不同生长期的小麦植株上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