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 内容简介

《干校六记》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该书***收录《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散文,记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等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明港干校期间的生活。该书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革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体现了杨绛对干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革的批判反思精神。

《干校六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怨而不怒”的宗旨。杨绛和钱钟书的遭遇,虽然比不少受批斗的知识分子要好得多,但到底是一种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费,杨绛谈到这段经历,并没有激情的呐喊。虽然说作者怨而不怒,但在字里行间,还是对人性的丑恶有所讽刺,每多言外之音。

此外,书中写夫妇之情十分细腻,这种情,也是在字里行间表达,而没有那么激情的宣言。六记中,杨绛处处显出对钱钟书的关怀和了解。在《冒险记幸》中,为了见钱钟书一面,杨绛便独自冒险前往。在回忆中这些险境写得稀松平常,但如果设身处地,回到当时境况,命悬一线的险状,令人不寒而栗。?

《干校六记》中记叙的多是生活中的凡人琐事,点滴感悟,其中蕴蓄着的是人事变迁,命运沉浮,从琐碎的小事中思索人生,躬身自省,有作为知识分子理性的智慧,有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待苦难和命运不公的宽容与悲悯。

扩展资料

《干校六记》的书名和篇目,均源自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钱钟书在书前小引说:“‘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文革期间,政治混乱,批斗无日无之。弥漫全国的,是互相猜疑、互打报告,乃至于文攻武斗的局面。?

1969年,同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绛、钱钟书与其他知识分子在接受“工人、解放军宣传队”的“再教育”。1969年11月,文学所的钱钟书被下放至河南的干校。1970年7月12日,杨绛所在的外文所“连队”动身下干校,夫妻二人得以见面。1972年3月,北京叫学部干校遣送第二批“老弱病残”回京,其中便包括杨绛与钱钟书。

1981年,杨绛从河南干校回京8年后,回望两年多的干校生活,写下散文集《干校六记》。 文革其间多少大事,但杨绛在该书中独记“小事”。她说那番往事是她一生难忘的亲身经历,也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一段历史,别人的传说都不详、不尽、不实。她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段往事公之于众。

百度百科-《干校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