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骆驼换了35块大洋,祥子做了什么?

内容提要:祥子拖着骆驼艰难地回到北平。途中,他经过一个小村庄,用三只骆驼换了35大洋。带着新生活的希望,祥子又出发了。

人力车男孩

这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写的一部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期间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动群众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中国黑暗、畸形、不平衡的旧社会。人民生活贫困,祥子只是劳动群众的代表。虽然他们有一些自由,但他们必须谋生,贫穷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主题:《骆驼祥子》通过黄包车夫“祥子”最后倒下的生活故事,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祥子的经历证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劳动人民是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的。

作者简介:老舍,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著名作家。1899出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新文学创作始于五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