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坎坷的秦观
作者秦观,字行少,字太虚。北宋婉约派诗人作为婉约派的代名词,学者称之为淮海俗人。曾是苏轼的弟子,被列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秦观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经在孙山参加了两次考试,都失败了。于是他心灰意冷,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在苏轼的鼓励下,他重游此地,考中了进士。苏轼极力推荐,得到王安石赏识。最后被聘为帝国学院博士,由国史馆编辑。
但此时正是新党旧党之争,秦观受到牵连,屡遭贬职。政治上的排斥和迫害极大地打击了他的身心,因此他有了隐退的打算,而这首《于美人》就是由此而作。
这个词借助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七月七日,王太后下凡拜见汉武帝。并带上天厨一起招待汉武帝、王母娘娘和汉武帝,边吃边聊天庭趣闻。说到口渴,王太后命侍女送来七个桃子。汉武帝尝后,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于是拿起两个桃核。
太后问她为什么,汉武帝说仙桃好吃,准备回去种两棵树。太后听了,笑着说:我的桃子三千年才结一次果。你是一种不朽。
没有必要去验证故事的真实性。秦观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大意是,一个仙桃艳丽可口,却被移植到混沌山深处。虽然“风景如画”,但孤独无助,人少。谁会欣赏?
只有借酒浇愁,才能一醉方休,可是一觉醒来,亲人没了,爱人没了,怎么能不心碎呢?诗人借助仙桃,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沉浮,表达了自己孤独无援、才华横溢的悲凉心情!值得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