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犬的意思
丧家犬的意思是死了主人,没了家的狗。通常比喻那些无处投奔,到处乱窜而无家可归的人。一般用于贬义词。
相关典故:
“丧家犬”的典故出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如下: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典故译文:
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郑国人有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见面把原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历史解诉:
孔子的精神家园是“周礼”,是自家的传统文化之一,因此算不上是“丧家狗”。至于孔子“四处游说,梦想恢复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有时不免“颠沛流离”,被某个人看到讥讽为“丧家狗”而他却能大度地接受这种讥讽作为不乏幽默的“自嘲”,只能证明孔子的坦荡和自信。
如果以此便把孔子说成是“丧家狗”,那么这恐怕是真正的“丧家狗”故意把“像”当作“是”来对孔子进行的人身攻击。如果一个祖祖辈辈、土生土长在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不能从本国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说是精神支柱,而是要依靠外国或外族的某种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说是精神支柱,那么这个人才算是“丧家狗”。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成了这样的人,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也就基本上亡国或亡族了。只有经过文化的革命的国家才能称之为拥有民族精神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