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离别胜过新婚。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陈骁在上海工作,他的妻子在无锡。因为从上海到无锡的高铁非常方便,陈骁每周五都会坐高铁回家。这个时候他会提前在微信上和老婆商量这个周末怎么过,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对他们来说,有点像回到了恋爱的感觉,让他们对彼此充满期待。每当这个时候,陈骁总想给妻子带些小礼物,比如上海的特色小吃。

我们国家有句谚语可以用来形容陈骁和他妻子的状态。这句谚语最早被用来形容一种情感状态,情侣们在偶尔短暂的分离后聚在一起,感觉他们的感情似乎走得更远,更强烈,更甜蜜。这种情感体验叫做“离别不如结婚”。

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似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有些夫妻,夫妻,偶尔或者时不时的,说一声再见,然后再团聚。似乎他们的感情变好了,在亲密生活中似乎更加幸福和谐。其实这是因为短暂的分离后,人们对彼此的记忆停留在激情时刻,产生了一种向往和迫切的亲密需求。两个人再次见面,情绪得到宣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具体怎么解释?斯腾伯格曾提出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真正持久的爱情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激情、亲密和承诺。

其中,激情包括身体上的吸引,两个人想要靠近,想要亲密接触。比如像陈骁,当他给老婆发微信说周五回来的时候,老婆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期待。虽然他们相距不远,一个在无锡,一个在上海,但他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也不每天在一起,陈骁总是会带一些小礼物,制造一些小惊喜。对陈骁来说,他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小兴奋,想象着妻子收到小礼物时的表情和心情。有些人想起来就忍不住笑。

但是,有些年轻人,尤其是男青年,很容易夸大激情的成分,尤其是当一个女生长得漂亮,身材好的时候,很容易让男人因为一时的恋爱疯狂而认为他爱她。其实光有这个元素是不够的。

除了身体上的本能吸引,精神上的吸引和心理上的亲密也很重要。换句话说,你对爱人不仅有一时的激情,还有长期陪伴的亲切感和亲近感,互相关心,这样分别后会比新婚时感觉更好。

有了前两个要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这是情感持久进步和爱情持久的关键。这就是承诺,意味着一个人要对另一个人负责,是两对夫妻和夫妻之间的责任和担当。只有当你愿意为对方放弃整片森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两个人都愿意携手前行,那种在分离下赢得婚礼的感觉才是真实而持久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爱的需求也会有一点变化。

当荷尔蒙产生的激情降低,离别不如结婚,这就成了情绪倦怠的调节。天天在一起的情侣,每天都要见面,每天晚上都要睡在一起,想随时见到你,想随时有你。好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经常很容易吵架,闹矛盾,时不时的冲突。好像感情随时都有可能破裂。

其实他们之间是有审美疲劳的,也叫情绪倦怠,属于一种感官适应。

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外界刺激最终都会被适应。这意味着任何外在的奖励,无论是金钱、食物还是晋升,都只能提供暂时的心理满足。

比如有个小孩很喜欢冰糖葫芦,经常吵着要。父亲尝试了许多方法,但未能解决问题。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带孩子出去的时候,一下子给孩子买了10串冰糖葫芦,要求孩子一次吃完,中间不能喝水,也不能吃别的东西,否则以后就不买了。孩子一开始很开心。然而,当孩子吃到第四串时,他再也吃不下了。后来他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了,再也不吃冰糖葫芦了。如果要把这个用在育儿上,经常给孩子吃同一种喜欢的食物,很快,孩子可能再也没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就像穿久了的衣服总想换掉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新厌旧”。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任何外部损失,无论是金钱还是降级,通常都会带来短期的幸福感下降。

比如一个人经常挨打。一开始他很不适应,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有一天他突然不挨打了,他开始觉得自己很幸运或者幸运。或者,你的父母总是在你耳边唠叨。刚开始觉得无聊,时间长了就麻木了。

既然所有的外界刺激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适应,那该怎么办呢?

可以尝试改变刺激源,提供不同的刺激,比如换新衣服,暂时分开两个人。这个时候,如果两个人感情深厚,距离就会产生美,两个人之间就会重新产生神秘感和吸引力。强烈的思想使双方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大大增加了新鲜感和吸引力。那时候两个人是分开的,因为思想和欲望而选择性的对对方的缺点视而不见。这时候他们见面,思想和欲望在作祟,忽略了对方一些曾经让你很不愉快的问题。这时候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了,彼此有盲点,表面上看到的永远是美好的。但如果两个人感情不深,甚至感情不和,总有争执,那么离别未必能赢得婚礼,却能赢得新的爱情。

从人际距离的角度来说,适当的离别有助于增进感情。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时候,两个人靠得太近,就像刺猬,本来想抱成一团取暖,结果却互相捅了一刀,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合适的距离。这就是刺猬效应,又称心理距离效应,包括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

每一种距离的维持,在一定时间内都会造成不同的效果。与他人心理距离太近,容易使个人失去原则;离别人的空间太近,会让对方感到威胁,甚至有一种被侵犯的感觉;太接近别人的时间,如果经常占用别人的时间,会影响别人的生活,可能会影响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家庭中最常见的亲子矛盾其实也是如此。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需要教育,所以什么都要管,包括日记,让孩子觉得没有隐私,很受伤。

同样的,夫妻之间,妻子或丈夫可能有一些自己的秘密,但有一天对方不小心翻了出来,津津有味地看了,甚至在对方面前都不知道所谓的分享或炫耀,让对方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在这一点上,两个人都没有把握住心理距离。

假设上面提到的陈骁和他的妻子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没有分居,他们很有可能会像大多数夫妻一样逐渐厌倦对方,厌恶对方。为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还是不知道边界是什么,或者说是把握不好。

当两对夫妻或者夫妻在同一个屋檐下,很多事情就变成了同一件事。比如其中一个定期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翻对方财物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其中一个会觉得被侵犯了,另一个会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两个人之间不应该有秘密。当然,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需要自己空间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反思,及时调整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让彼此拥有一些空间,缓解没有边界的亲密关系带来的焦虑。但是,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两个人保持相互的期待和爱,否则,距离不美,很可能是小三。

分开并不适合所有的情侣。需要提到的是,分开并不适合所有的情侣。比如前面提到的陈骁,他和妻子结婚时间不长,离别会有一种新鲜感。再加上两个人都很会经营婚姻,懂得尊重对方,懂得沟通,懂得给对方制造小惊喜。在这个前提下,离别有助于增进感情。

但另一对夫妇,比如高先生,和他的妻子结婚18年。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生活的稳定,家庭的和谐。“分手不如结婚”的操作,对夫妻感情不大。用高先生自己的话说,“离别胜于结婚”只适用于新婚夫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生物学上,爱情受进化力量支配,伴随着爱情激素的分泌,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引发人的欲望,一个是性吸引,一个是依恋。这种在大脑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只需要1/5秒,效果就像可卡因带来的兴奋和刺激。在爱情中,皮质醇的增加,神经递质、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关系的吸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物质负责人类热烈的爱情和长久的爱情。

当内啡肽产生,两个人步入婚姻殿堂,那时候,加压素会让人静下心来,思考接下来要面对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婚后不久,一切似乎都平淡了。其实是大脑的本能判断在提醒人们履行义务,尽应尽的责任。这个时候,人们更倾向于寻求平淡的生活。“离别不如结婚”的经历来的快去的也快,有的从来没有来过。不久,我们开始厌恶地看着对方。

所以情侣相处的本质就是对方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们互相重视,互相包容。你没有被激情和热情蒙蔽双眼,而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全部,了解自己的全部,肯定和欣赏对方,接受好与坏,而不是用“离别不如结婚”来掩盖问题。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持久。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内外兼修的雅堂,码字不易。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它。如果我的回答对你和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你

你好,谢谢邀请。看到你的问题:离别不如结婚。心理学上怎么解释?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心理学上怎么解释?想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

你说的应该是亲密伴侣分开一段时间后再次相见的感觉。新婚夫妇也指蜜月,通常用来指新婚夫妇的生活是甜蜜的。情侣之间充满柔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说到这里,我也想起一句话:“不要忘了你的初心”。如果你这样看待伴侣之间的关系,其实你会很想念对方,很开心的在一起。那为什么那么多婚姻关系不能顺利发展呢?

这样看来,亲密关系的问题可能关系到两人在一起时如何相处,这是维持亲密关系能力的一部分。

唯一的失败就是事后没有学习经验。你说什么?

我们可能都必须学会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交流。现实中,如果我们看到过同样的内容,一个人可能说的很温柔委婉,另一个人可能说的很有表情。后者话里多余的感情内容其实是积累在自己心里的,与他此刻所讲的事件和所针对的人无关。

所以,在伴侣间的亲密关系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的感受。感情的交流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沟通,相互理解,接受对方的感受。没有相互感情的交流和理解是肤浅的交流,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

因为,我真的不懂,我只是说了一些我知道的。

祝您好运

我是阎锦文,一名关心家庭幸福的心理咨询师。

我不懂也不会懂心理学!我只知道每个人都有爱新奇和无聊的时候!分开一段时间,又会觉得新鲜!特别爱!

长期持续的刺激会引起心理上的适应。

如果天天吃肉,就吃不到闻起来香的肉。但是,一个月吃一次肉会让你觉得很香。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回答

动力论认为,个体的一切行为、思想和情绪,无论正常与否,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意识过程(即潜意识)的影响。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种驱动力,驱动着这些行为/思想/情绪,而这种“被这种驱动力驱动”的过程,其实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发生,很难被个体的主观意识感知到(即使感知到,也很难主观控制)。

“永别胜于结婚”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个体对伴侣的思念从世代相传到逐渐加剧成为可能甚至不可避免。俗话说:越是想要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所以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双方能够再次相遇,自然会(潜意识里)在行动上更加充满双倍的力量和爆发力。

简单来说就是思念的美化加持,有点像绿洲效应,和黑盒效应相反。因为在想象的过程中,人会本能地美化事实之外的美好事物。这并不是给自己洗脑,而是不自觉地扩大某个人某件事的美好和快乐。当他们再次相遇时,他们会渴望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要知道男女在一起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爽而做爱。如果两个人是有目的的在一起,又是有目的的分开,就不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相反,如果两个人都只为对方保持诚实的生活,那么分开的时候两个人都需要爱。爱情是怎么来的?这样我们再聚的时候就能理解这句话了。

小别胜新婚;

重新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