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有哪些?
作品简介:《雾》、《雨》、《电》是三部连续又独立的中篇小说。雾最早发布于1931。《东方杂志》第28卷第19期至第23期.同年165438+10月,上海新华书店第一版。收藏1件福牌碑刻,列为“新中国文艺丛书”。雨1933 1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第一版。收到序言1篇,被列为“第三类伴侣文学系列”。《电》1935 3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第一版。收到1序言,附录《雷》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17号。1936年4月,雾、雨、雷、电联合出版,命名为爱情三部曲,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总序1篇。附录刘茜称之为雾、雨和电。
《雾》的主人公周汝水是一个懦弱而优柔寡断的童话作家。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我认识并爱上了兴趣相投的温柔美丽的女大学生张若兰。我渴望和她开创一个新的事业,但我害怕向她透露我的真实感受。原因是有一个不被父母疼爱的妻子和“一个不认识的儿子”。一年后,当他成了鳏夫,他故地重游寻找他失去的爱,而张若兰已经是别人的妻子。
雨是雾的延续。《迷雾》中的主角周如水,最终因为爱情再次失败而自杀。另一个重要人物,陈真,被汽车撞死了。《雨》的主人公吴仁民是一个热情、略显粗鲁、浮躁的年轻人。妻子姚竹的去世,让他莫名的难过。他的好朋友陈真的惨死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仇恨。他知道被压迫者可以通过团结粉碎旧世界,但他们脱离群众,被孤立。他看不起躲在书房写书的革命家李建红,讨厌唱“教育救国”的洋绅士张小川,但他没有参加实际斗争。在苦涩的矛盾中,他再次陷入三角恋的漩涡。终于,吴仁民从爱情纠葛中清醒过来,决定摆脱烦恼,去“轰轰烈烈地做点什么”,“追求美好的未来”。
电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写一个关于一群青年知识分子英勇反抗反动统治者,在工会、妇联、报社、学校被杀害的故事。在《电》中,吴仁民用热情坚定了自己的理性,把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变成了对革命理想的追求,赢得了年轻人的支持。李长大后成为革命活动的负责人。最后会场被封了,有同志不幸去世。大多数人撤退到农村开始新的斗争。
巴金说:“这三本小书是写给我自己的。”小说意在借助爱情关系描述年轻人的性格、活动和死亡。雾是一个模糊而优柔寡断的角色;雨是一个热情但粗鲁浮躁的角色。电描述了一种近乎健全的性格。《爱情三部曲》生动地描述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抗新旧军阀,在现实斗争的漩涡中寻找光明出路的历程。既肯定了他们追求光明、勇敢战斗、献身信仰的精神,又批判了他们的软弱、彷徨、浮躁、脱离现实、爱情至上的思想,对当时尚未觉醒或已经觉醒的青年具有启蒙和诱导意义。爱情三部曲以波浪式的结构向前推进。热情,文笔流畅。以“雾”、“雨”、“电”命名,象征三部小说的艺术氛围和性格,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马良春、李富田主编。中国文学词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9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