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乌鸦悖论
乌鸦悖论主要来源自学者亨佩尔的两句话,是对归纳法发起的一种挑战。
乌鸦悖论内容:假设“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可以观察成千上万只乌鸦,然后发现乌鸦都是黑的。每次观察后,对“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信任度会逐渐提高。归纳法原理由此看起来是合理的。
问题在于,“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论断,在逻辑上和“所有不是黑色的东西不是乌鸦”等价。如果观察到一只红苹果,不是黑色的,也不是乌鸦,那么这次观察必会增加对“所有不是黑色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由此更加确信“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
这样一来,虽然“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和“所有不是黑色的东西都不是乌鸦”这两个命题所拥有的信任度必须相等,但只有“黑色的乌鸦”才能同时增加两者的信任度,而“非黑色的非乌鸦”并不增加任何一个命题的信任度。
乌鸦悖论的解决提议:
解决它和直觉的冲突,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方法。美国逻辑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建议给推理添加一些限制,比如永远不要考虑支持论断“所有P满足Q”且同时也支持“没有P满足非Q”的实例。
其他一些哲学家质疑“等价原理”。也许红苹果能够增加对论断“所有不是黑色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而不增加对“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信任。这个提议受到质疑,因为不能对等价的两个命题有不同的信任度。
这样一来,虽然“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和“所有不是黑色的东西都不是乌鸦”这两个命题所拥有的信任度必须相等,但只有“黑色的乌鸦”才能同时增加两者的信任度,而“非黑色的非乌鸦”并不增加任何一个命题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