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想表达什么?

清代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清晰地向读者呈现了他的人格特征,揭示了他的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等方面,并从对环境和人物的分析中反映了小说的主题:

本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人的思想奴役和禁锢,指出了孔乙己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部白话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书生孔乙己,在一个酒馆里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扩展数据特征评估

孔乙己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交替时期,所以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孔乙己一方面善良淳朴,一方面迂腐固执,实在让人又悲又怒。孔乙己的性格无疑是一个悲剧形象。

不可弯曲的

孔乙己是清末知识分子。他认为一切都是劣等的,只有高读书的教义,但他连秀才都没考上,过着很穷的日子。孔乙己在封建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具有学者的清高本性。他没有经济来源,不愿意从事劳动挣钱。他只能拿着书生的架子跨过贫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