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影和朱仙谁更出彩?
朱仙不愧为一部奇幻巨作,书中的体裁格局和情节框架都非常宏大,比如正道、青云门、尹田寺、焚香谷三大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南疆巫术的千年传承。人物的塑造也特别成功,如陆雪琪、万剑一等。而且书的文笔也是一流的,比如神剑雷霆十六字真言,三味狐月下念的小字“小松刚,月如霜,人如浮花伤”;相比近几年的一些网络修仙散文,质量不知高出多少,《诛仙》算得上玄幻小说领域数一数二的作品。
前四部小说极其出彩,尤其是前一两部。剧情紧凑,出人意料。七脉与武功相遇的部分我看了很多遍,越看越喜欢。从第五本书开始,作者就开始有拖延症和字数的嫌疑,这从书的厚度就可以看出来。我收藏了最早版本的朱仙。前六部是朝花出版社,第七八部是花城文艺出版社。前四本书的字很小,排版也很紧凑。但是从第五本书开始,印刷字体变大,行距变宽,甚至书本也变薄了。直到第八部大结局,才恢复了前四部的制作水平。第五、第六部,往往有一系列的独白,大部分是抒情的。一般来说,独白是为了强调,这是小说描写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在大段文字中适当加入独白,可以让读者感觉节奏舒缓,呼吸缓慢,可以很好地抓住读者的眼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如果把单句的一大段分割成段落,写作就会显得有点空中楼阁,空灵无力。比如在兽神和鬼打架的那一段,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桥段,很空洞,很啰嗦。
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第八个结局上。大结局虽然字数足够,但确实有强行结尾挖坑的嫌疑。首先,万剑一现身开导道玄,为鬼揭开诛仙剑的神秘面纱,显得有些生硬。万剑一突然出现,道玄突然死亡,没有了之前剧情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第二,最后的结局真的很讨人喜欢。很多人称之为开放式结局,让人产生遐想,但我不认同这一点。如果范晓没有选择雪琪,碧瑶也不在人世,他一个人环游世界,这个结局可以称之为开放式结局。范晓和雪琪在书中相视而笑,然后书就结束了。该书从第一部开始,重点描写范雪莲和李耀清,但最后直到大结局才给出确切说法。作者对自己塑造的角色不负责任,不一定能被广大仙迷接受。
第三,有很多未解之谜,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填满。
1.周逸仙是什么来历?他曾指出鬼厉和金瓶儿南疆渔父的来历。他能看到鬼厉修习四卷天书,与万人有旧谊。从对话中不难看出,万人其实是认可这种性格的。对于这样一个bug角色,恐怕作者自己也想不出一个合理的安排,从上帝的角度来说。
2.碧瑶真的死了吗?书中只说发现了一件衣角,鬼猜有人贪了相思铃。但作为书中的“第二个女人”,也是男人心目中的第一个女人,这样的安排有点草率。如果是这样的话,九尾狐小白终于在南疆找到了招魂术。鬼先生发现小欢会用招魂术,收她为徒,好让她日后能帮自己救一个人,临死前还吩咐鬼李去找小欢去青云山后山救人。不是都没用吗?这些显然是给碧瑶的。如果碧瑶直接死了,提前安排这些伏笔有什么用?小说不是现实,小说里的伏笔要在下面的文字里呼应,才是合格的情节。所以小弟大胆猜测,作者的初心是希望在小白或者小欢的帮助下救出碧瑶,但最后结局仓促,写不出来,之前的伏笔之前也没有改。因此,作者的结局相当粗糙。
3.鬼先生是谁?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普治和尚万剑一和鬼先生是老相识了。幽灵先生曾赠给了普治一颗会死三天的药丸,幽灵先生接上了万剑一的左手,但直到幽灵先生死去,他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这里很多网站都有分析。虽然万剑一是青云门的二号人物,但他的才华和长相恐怕都在道玄之上。菩提和尚是尹田寺的四大和尚之一,是当时四大和尚中地位最高的。两人都是正道两派中最出彩,表现最高的人物,所以大家可以大胆猜测鬼先生是不是正道另一派的门下,焚香谷?焚香谷的云逸兰是大哥,上官策排第二,吕顺排第四。这里只少了一个三哥,鬼先生可能就是焚香谷的三哥,但最终作者未能揭开秘密。
这些缺点真的让朱仙感到了很多遗憾。他不能一本书一本书的读,因为他没有带在身边,所以他大概能记住这么多。如有任何意见或评论,欢迎交流看法,倡导文明阅读,拒绝无脑互喷。最后,即使有千错万错,它依然是我心中不可复制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