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朝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其他朝代不一样,在明初期的时候,朝会依然得到重视,因政事的处理并不在朝会之上,慢慢忽视,所以嘉靖和万历两位皇帝前后六十年没有朝会,并不影响国事的处理。

朱元璋登基之后,开创大明皇朝,他就废除了中书省,朝中不再设有宰相的官位,集中中央政权,由三司分别掌权。朱元璋还是坚持朝会,但是当时的朝会仅是他的政治宣讲,无论官职大小,均可参加,所以人员非常的多,主要讲的也是一些对朝廷的忠诚,对律法的遵守,对于处理政事的作用已经不大,而后朱棣继位,退至偏殿早朝,一直到永乐时期,永乐参加了五次之后朝会基本不再举行,朝会处理政事的作用,早在三司设立之后,经过几任皇帝时间,制度慢慢完善,明朝内阁取代朝会的存在,朝会只剩礼仪的作用。

在内阁权力发展之中,形成了票拟制度,变成了内阁和太监之间的沟通处理。日常的政事事务,内阁和司礼监可以代为执行,一般事务先提交内阁,由内阁作为处理意见,再递交司礼监的太监,交由皇帝答应处理。所以内客首辅想要掌权就要和太监合作,而司礼监的太监直属皇帝掌控,只有皇帝非常不想听的时候,才能由太监控制批示。而嘉靖帝还有万历帝两位,其实初登基的十年,都是很勤奋的,虽然没上朝会,但仍是亲自批阅奏章,掌握朝中的一切权力,保证皇权。

内阁制度的建立,让明朝产生了好几个懒皇帝,嘉靖在位期间,倒是一直掌控着朝政,就算后来沉迷道教,也不曾放权,而万历是真的依赖这种制度,在努力了十后之后,完完全全地做了三十多年懒皇帝,真的怠政了,虽然政事并不影响,但却把明朝的中兴断送了,对这个制度,你们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