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的《春日》想表达什么?
《春阳》通过陈大妈的心理描写,描述了当时社会制度对人的伤害。春阳在这篇文章里很有象征意义。第一,暗示陈阿姨的感情萌芽于春天。第二,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和春阳转瞬即逝。
而“春阳”还有另一层含义,指的是陈阿姨内心深处蛰伏的女性欲望,对正常幸福生活的渴望。小说中多次描写了陈阿姨被温暖的阳光激发的内心欲望。
扩展数据:
施蛰存的小说《阳春》有两个价值:
第一,作者用沉重的笔描绘了主人公压抑、变态的心理,生动细腻地展现了她潜意识的流动——内心的爱情与经济权力的较量,思想的联想与想象,感情的起伏等等。这种将笔触伸向人物精神深处,挖掘人物内心不为人知的欲望,将文学作品的表现领域延伸到性幻想领域的意识流写作方法,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种尝试和发展,使中国的小说创作更具可能性和表现力。
其次,小说中刻画的主人公陈阿姨不是女巫,也不是妖妇,而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好女人,她清醒、节俭、自律。她的现实生活并不完美,风华正茂丧偶,正常的性生活长期得不到满足。虽然内心的自我意识已经萌发了一点,但是传统的礼教和封建思想已经在她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她只是在精神深处做了一个虚幻的白日梦,回到了过去的生活轨道。这是施蛰存塑造的“好女人”的形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