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浪潮的相关电影

2008年,德国电影《浪潮》(Die Welle)上映。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托德·斯特拉瑟(Todd Strasser)以Morton Rhue为笔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而此小说正是以1967年的“第三浪潮”为原型创作的。

了解了“第三浪潮”后再通览《浪潮》,你便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电影中的许多人物都能在原事件中找到原型。比如狂热的Tim的原型就是Robert,而反对者Carol指的似乎是那Ron Jones自述中的三位女生。实际上,当事人Ron Jones曾被邀请亲临剧组来执导拍摄。他自己说:“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场景。”

同时,双方的不同也非常多。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影片的结局与真实事件的结局。稍一分析便可得出,这一差异的出现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大体有:

其一,实验的时间。原事件中的实验只进行了5天,而电影中的实验则进行了7天。这短短的2天意味着非常大的差别。无论是从电影情节还是从真实档案看来,如果学生们的狂热程度可以量化的话,那这一数值一定至少是以几何级数递增;因此延长了2天的实验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其二,实验领导者(老师)的心理状态。电影中的Rainer Wenger由于其特殊的身份特点(他靠自学成材,而妻子则是科班出身的硕士)以及实验的背景(他本来已选好的“无政府主义”课程被同事抢走,无奈之下只好来教“独裁政治”),使之在实验的过程中带有一种炫耀心理与报复心理,从而导致他渐渐沉迷于成就感与虚荣心中无法自拔,甚至听不进旁人的劝导,最终酿成悲剧;而现实中的Ron Jones则可以说是自持的,虽然过程中多次错失终止实验的良机,但总体上比较清楚地了解着形势的走向。

其三,结束实验的方式。电影中的Rainer Wenger采取的方法比较“开门见山”,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地向学生们阐述了真相,导致学生们(尤其是Tim)一时间无法接受现实;相对于电影中“逆流而上”的方式,现实中Ron Jones的方法则更接近于“疏导”。他将“谎言”维护到了最后一刻,接着以所谓的“电视节目”作为缓冲,让学生们逐渐自己清醒过来并产生怀疑;当怀疑出现并扩散开来,狂热的学生们对于领袖与组织的无条件忠诚和信任便随之淡化,这时他才开口将学生们彻底点醒,从而避免了突然的幻灭对学生们心理带来的过于巨大的冲击。

最后,跳出电影情节,据《浪潮》的编剧之一兼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本人所说,设置这一结局的原因,是想给那些把此当做儿戏的年轻人们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