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落尘寰》的歌词?
由对字义把握不清所造成的强行生造。
个人怀疑词作完全是查本古汉语词典写下来的。因为不说生僻字词的遣用。即便是非生僻字,作者也不能把它用对。比如开篇的“冷泠兮”。冷指寒,泠指清凉。二者体觉感受是不一致的。强行拼在一起,丝毫不能更好地去表现什么意义。如“月染兮”,缺失宾语,表达不畅。“染”字的字性与月又不能很好的契合。因为“月”字只代表月亮这个不发散的实体。“染”字本身做渲染等,是含渐变意的动词。性与“清辉”,“月光”这样较虚较发散的名词更近些。但是词作完全没有能力考虑到。其他还有如“撷千结”之“撷”字,“缱云裳”之“缱”字,“芳菲罔然萋”之“罔然”“萋”,“恸自当悲泣”之“恸”、“悲”二字之程度等等。作者意识不到这些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侧重在哪里。仅仅是想用的更像文言一点而用的。几乎全歌词都是这样堆起来的。
翻译味浓重。但是翻译不过关。
很明显词作读的诗词文言书籍很少。要写一篇近文言(古体诗?)的歌词,他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是从白话翻译成这种拟古歌词的。比如“浮阳眩兮,惶惶何从瞩矣”,肯定是心里觉得“日光眩目,心慌不知道怎么看”这句话说的通才会写出来。但是,词作把握不了诗歌文言的语感和语法,把握不了字的精简要求,美学要求,就导致了这些句子的流畅度十分不佳。给人一种外国人说中文的感觉。其他如“音杳景无息”,“祈冀荒魂得相依”,“寒醉喧枕席”,简直就是白话稍微说的通就能写上去。其实这些句子都是支离破碎,不文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