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即大仇

“舍己”“施人”,这样的行为能够给人带来方便,为他人解决痛苦,也能让自己获得心灵的满足,升华自身的境界。

这本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是很多人却错误的将施恩当做一种交易,在自己付出之后还总期望回报,这样的想法不仅不能使自己获得好的结果,反而会带来纠缠不清的怨恨。

因为当你以索取回报为前提,或者内心存在着期望他人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意识,那么这样的施恩,都会使本身高尚的光芒变得暗淡无光,使其演化成一场逢场作戏的虚伪手段。

这样的错误心态,不仅仅会给自己造成内心的痛苦,而且也会使别人心中的感恩之情,逐渐演化成怨恨。

因为当你在施恩之后,心中存在的那份施恩求报的压力,会使别人产生强烈的亏欠感,久而久之形成内心的负担,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叫:大恩即大仇。

并不是因为“大恩”真的是一件坏事,而是因为人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存在状态,当恩惠太过于隆重时,反而会使人内心产生负担,久而久之,恩便成怨。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意思就是说:既要做出牺牲,就不要过多的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气节就会蒙上羞愧;既要施恩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总希望得到回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失去了本身存在的价值。

战国四公子的其中之一信陵君,杀死了晋鄙,拯救了邯郸,保卫了赵国。

赵孝成王对信陵君感激涕零,当信陵君快要到达赵国的时候,赵孝成王打算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

这时唐 雎 对信陵君说:“别人怨恨我不可不知道,我怨恨人家又不可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不忘记。现在您杀了晋鄙,虽救了邯郸,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惠,但是现在赵王到郊外去迎接你,我希望您能忘记自己救赵的事情。”

信陵君听了之后,便恭敬地说道:“我谨遵您的教诲。”

信陵君救赵是施恩于人的义举,他接受赵王的礼遇厚待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但是唐雎却劝信陵君能够忘记救赵的恩惠,这看似是一种不合情理,背离常态的事情,但这正是高明的处事哲学。

能够施恩于人,是自己的功德,更是自己的境界,当你真诚地为别人解决困难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将这份恩情放在自己心里。

但是作为施与者来说,施恩图报却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把这一份恩情当做了交易,便会违背了施恩于人的本质,从而导致一个善意的举动演化成错误的结果,最后不仅一无所得,反而因恩生怨。

就像曹操手下的许攸,许攸对曹操有两个很大的贡献:一个是奇袭乌巢,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二是献计决漳河之水,霸占了袁绍的老巢,完成了对袁氏集团的致命一击。

但是许攸在建立大功之后,自知居功甚伟,便有了居功自傲的作风,甚至得意忘形,直呼曹操小名,最后使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比如有一次聚会上,许攸自豪地对曹操说:“阿瞒呀,如果你没有我,你就不会得到冀州。”

这一句话让曹操非常不舒服,此时曹操心中早有不快,但碍于情面只是隐忍不发。

后来有一次,许攸带着侍从刚出城门的时候,就对手下炫耀着说:“你们知不知道,曹家如果没有我,都不会从这个门里出入。”

正是许攸这样张狂跋扈的行为,最终使曹操忍无可忍,下令杀了许攸。

对于人生来说,恩情本身就容易转化为怨恨,更何况还拿着恩情邀功,甚至居功自傲,将这一份恩情凌驾在羞辱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吗。

就像《韩非子》之中有一个故事:

郑国有一个卜先生,他的妻子到市场买了一只鳖回家,途中经过颖水时,看到这只鳖离开水太久,就想给它喂一点水。

于是,就将鳖放入河中,对它说:“我让你到河里喝点水,但是你不可以逃走啊。”

结果刚把鳖放下水,就不见了踪影,让这个妻子悔不当初。

人要有行善之心,但不可有图报之念,就像故事中的妻子一样,既然有心将乌龟放入河中,就不要贪求乌龟再回到自己手里。

既然是行善,何不坦然大度一些,一来不给自己多增烦恼,二来,也真的能让这份善行有一个好的回报。

正所谓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正如大道一样,生成万物,滋养万物,而没有居功自傲,对待成就,并没有自持有功和期望回报的态度,仿佛那一份恩情和自身无关。

也正因为没有祈求回报,没有对自己的功劳念念不忘的态度,所以自然不会有怨恨和灾难,仿佛一切都是出于自然。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会让它产生一种失落感,但是这不正是有失必有得,有退才有进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