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父》的剧情是怎样的?
作者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长期生活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心脏纽约。二战期间,他在美国陆军服役。复员后,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艺术创作,后在社会调查学院专门研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他的第一部小说《内讧》被认为是描写战后被占领的德国的最佳小说。他的第二本小说《幸运的朝圣者》被《纽约时报》称为“小经典”。《教父》是作者的第三部小说。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评论和好评。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霍尔·伯登在《星期六评论》中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评价。他写道:
“马里奥·普佐的新小说是一种针对顽固堡垒猛烈进攻的攻城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唤起聋子。这是一部丰富的家族史,记录了一个家族利用枪支、斧头、绞刑架和心理战实现对整个美国地下权力集团体系的排他性控制的详细过程...
“这部作品的故事跌宕起伏。溥佐的表演技巧相当娴熟:在他的作品中,一个原本义愤填膺的情节非常合理。所有的情感冲动,所有的杀戮,所有低俗的两性关系,都与他所描绘的人物所处的情境相和谐。但同时他又能以人情味衬托出人物身上令人心寒的气质,真实可信。
“《教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揭露阴险的犯罪集团的权威小说。”
溥佐能写出如此成功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他熟知美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秘密,以及各类人物的生活秘密。他深刻洞察了美国社会的本质,所以最有发言权。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很多人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社会是什么样的?是理想社会吗?这部小说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这类问题作出了极其生动、形象、令人信服的回答。作者忠于艺术规律,既不抽象地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客观地赤裸裸地揭示了美国社会最隐秘的本质。作品通过引人入胜的场景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自然流露。剥去华丽耀眼的遮羞布,人们不难看出,这里绝不是无忧无虑的人间天堂,而是无良冒险者的天堂;到处都是陷阱,明枪暗箭;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危险;在这里,除了表面文章,骨子里没有什么“自由、平等、博爱”。
作者以艺术家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的,不是美国社会生活中浮在表面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而是隐藏在深层的阴暗恐怖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警察和警察;作为合法民意代表的法官、律师和议员,他们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诩“公正客观”的报纸编辑和记者,在与自己或自己群体无关的问题上,有时也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但由于他们大多暗中隶属于各种地下权力集团,暗地里从事着与公职大相径庭的黑幕活动。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社会组织而言,大多数美国人都具有双重身份:一种是公众社会成员,如警官、警察、法官、律师、议员、报纸编辑、记者、演员、店主、工会领袖等。,而且他们做事“重商无私”,每个人根据对社会的贡献获得合法报酬。另一个是秘密小组成员。他们暗地里隶属于各种地下势力集团,每个人都必须以公开合法的形式效忠于自己所属的地下势力集团,才能定期获得额外的报酬。这方面是绝对“保密”的,甚至对老婆孩子也是如此。对美国社会本质如此精辟的分析,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人在开放的社会里受了委屈,往往得不到正义的保护。理由是:人在开放的社会里受了委屈,按照不合理的法律规定,似乎总是“罪有应得”;而徇私舞弊者,总是可以利用法律的灵活性来扭曲不合理的法律,但在形式上,他们还是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秉公办事,结果似乎总是“应该”。因此,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为了防止无处舒展、无处申诉的悲痛,人们也纷纷求助于地下权力集团,在必要时为他们要求正义。正因如此,他们愿意定期预付“保护费”。地下权力集团贿赂有关当局进行各种非法活动——走私、贩毒、开设赌场、开设妓院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可以暗中勾结公开的政治势力,或者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国家关键部门。这样,上面有了强大的保护伞,再加上他们所拥有的舆论工具的呼应,他们不仅可以为所欲为,还可以所向披靡。都有严密的组织:有核心领导机构,有单线内部系统,有层层外围组织;我们有自己的法律顾问,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情报网。一旦自己人受到了侵犯、压迫、委屈,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就采取破坏甚至暗杀的方式解决。就连议员选举、最佳男主角选举,虽然表面上招摇,无懈可击,但大多是地下权力集团在操纵。他们只要一介入,就能制造一个冷门,出人意料地让一些人公开当选。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美国地下权力集团之间的“战争”,生动地揭示了美国社会表面下最隐藏的本质。
作者讲故事的方法也很独特。当然,故事发展有一条主线。但常见的是,主线到了一定阶段,就停止了,分叉蔓延,形成了支线,支线发展到最后,又回到主线,继续发展主线。根据需要,支线可多可少。整个故事的主线和分支的发展很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和树枝的关系。但《教父》中的很多分支并不是从主线上分叉出来的,而是有各自的来源和过程,最后自然会汇聚到主线上。整个故事的主线和分支的发展,很像一条大河的主流和分支的关系:各有其源,最后汇聚成一股洪流,奔流千里。因为你可以重新开始,故事可以继续发展,不受前一阶段发展的制约。作者回旋余地更大,海阔天空,纵横合作。这个方法值得学习。
“教父”维托·柯里昂是纽约五大地下势力集团之一的首脑。以他为首的柯里昂地下势力集团主要从事走私和从欧洲进口橄榄油,开设赌场等等。他的影响力遍及美国东西南北,在政府各个要害部门也有他的人。他无所不能,渴望保护和支持的人们虔诚地称他为“教父”。他有求必应,言出必行,赢得了人们的敬畏。任何事情,只要他暗中或公开介入,都会按照他的意志发展变化。他是美国社会中真正全能的人物。“教父”他们坚信,在开放的社会里要求正义是一厢情愿的,正义只能在帮派内部找到。这是熟悉美国社会和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细节的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的肺腑之言。这既是小说中人物的看法,也是作者自己的看法。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必然会有人不相信社会能给他们提供任何保护。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达官贵人,任凭他们摆布,捉弄他们。那些人能做什么?只是他们可以纠集一小撮人加入他们,当选后让他们当官。教父们不愿意进入大开放的社会,因为他们不愿意被别人践踏。他们决心用尽一切手段在地下世界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然后“洗心革面”。这样,他们一进入弱肉强食的开放大社会,就能以强者的身份出现,这也是所有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上层权贵人物同样具有规律性的发展路径。哪个大财团或者亿万富翁不是靠贪污和投机起家的?中国有句古话:“一将成名,万骨枯。”看完这篇小说,我们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发大财哭。”所以作者在小说第一章的正文前面引用了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巨富的背后,有邪恶。”这篇小说前面引用这句名言,真的很贴切。真是画龙点睛,点破主题的妙笔。
教父是美国社会的灵魂和精神之父。他和他的精神影响是这部小说和美国社会的主角。
整部小说有近百个人物,主要刻画了20多个人物,多是那个美国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是美国社会的孩子,也是美国社会的缔造者,也就是说,没有美国社会,就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美国社会就不是美国社会。这里没有必要评价所有的人物,让读者边读边想。但除了主角,特别要提到的是教父的小儿子迈克尔的妻子凯·亚当斯。她心地善良。她大学毕业后去当了老师,想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但她嫁给了迈克尔。她只知道迈克尔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可爱,却不知道他作为柯里昂集团的一员很可怕。当她得知迈克尔杀人不眨眼,还对她撒谎时,她愤怒地离开了他。然而,当她意识到迈克尔的被害是“情有可原”和“被迫”的时候,她毅然回到了迈克尔的身边。她每天都祈祷,请求上帝保佑迈克尔的灵魂。凯·亚当斯的性格和经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即使你立志做一个好人,也很难不被玷污地走出泥淖,很难独善其身,除非你是一个真正彻底的革命者。
作者最终让凯·亚当斯愤怒地离开了迈克尔,又很快让她开心地回到了迈克尔身边。这绝不是一般爱情纠纷的喜剧结局。这种突兀而诡异的结局,有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提出了一个极其复杂而深刻的文艺理论问题:作家是应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引起读者对个体人物还是整个社会的关注?具体来说,在黑暗的旧社会,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憎恨个别坏人还是整个社会结构?在光明的新社会,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崇拜个体英雄还是整个社会?
《教父》非凡的艺术魅力在于,虽然描写的都是坏人,但作者做出了精彩的发挥,能让读者讨厌整个肮脏的社会结构,而不是个别的坏人。教父和他的继承人,他的小儿子迈克尔,都是坏人,但他们看起来并不可恨,因为他们是被整个不合理的社会逼着去杀人的,因为他们也杀了更坏的人。比起那些在幕后“分赃”的政客,他们的“恶劣”程度真是小巫见大巫。
想一想:明明是写坏人的,坏人的“坏”写得惟妙惟肖,但要尽量避免读者不是讨厌坏人,而是讨厌产生坏人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结构。不容易啊!需要多么高超的艺术技巧!
凯·亚当斯可以原谅迈克尔,读者也会原谅迈克尔。要把迈克尔的灵魂从罪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天真的凯·亚当斯就像一个无知的老妇人,只能求助于上帝。
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从不在作品中以“老师”自居,也从不谈论正面的真理;他们绝不会轻视或侮辱读者;他们都非常尊重读者的判断;他们往往只“举一角”,让读者自己去“三角”;有时,他们甚至故意指出一条无法通行的道路,让读者自己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为了拯救教父的灵魂,为了拯救迈克尔的灵魂,祈祷吧,这条路被堵死了。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理由相信,过去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有些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的大多是表面现象,教父真正挖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灵魂。
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男女关系,并不是哈代笔下那种基于虔诚的爱和缠绵的柔情而被命运戏弄的爱情悲剧,而是柔情的面纱被彻底撕掉后留下的赤裸裸的兽欲。人与人之间高尚的爱情关系,已经沦为没有感情的动物与动物之间低级的、猥琐的动物情欲关系。
美国社会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小说中所有人物的举动必然会引起读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中描写的人和事,虽然在我们看来有点怪诞和荒诞,但在美国却随处可见,这意味着它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也可以说,这是理解美国社会本质的理想读物。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在小说正文前特别声明:
“这本书里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如果书中的描述与现实中还活着或已经死去的人相似,纯属巧合。”
作者的说法就像“此地无银三百两”,从反面指出了这部小说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生动的社会风俗史。
溥佐是一位严肃庄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并没有用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令人困惑的荒诞渲染作为噱头,引诱读者进入虚无,而是用引人入胜的真实素描作为楔子,启发读者了解美国社会的本质。至于现代主义,我不打算在这里做进一步的评论。我只想引用英国文学史家埃内特·鲁宾斯坦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严肃的西方学者对现代主义的看法:
“世纪末的美学,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指19世纪末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作家和艺术家,他们大多在40岁之前就去世了——介绍人),得到了短暂的表现。后来,他在许多从超现实主义到存在主义的曲折道路中获得重生。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学派,把二十世纪资产阶级文化加速衰落和堕落的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参见《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从莎士比亚到萧伯纳》,英文版,1969,美国,第二卷,第850页)。
在现代主义各种怪诞变种横行的美国文坛,普佐显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受到社会调查学院的影响,他的小说具有特别明显和突出的社会意义和认知价值。在谈到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辉煌成就时,马克思说:
通过流畅感人的描述,他们向世界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真相,比政治家、政治评论家和道德家的总和还要多(见《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文版,第二卷,第402页)
恩格斯在谈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也说:“我从这里学到的东西,甚至在经济细节上(如革命后动产和不动产的再分配),比我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都多。”(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四卷,第463页)
我们也可以说,《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相比所有政治家、评论家和所有新闻报道的总和还要多,我们从它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所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报刊杂志上学到的都要多。这是这本书值得译者翻译,值得读者阅读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