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信任别人?

什么是汉奸?“汉奸”的概念包括两个内容,即汉奸和英雄。只有既是汉奸又是英雄的人才称得上英雄。比如明朝的奸臣严嵩,鬼鬼祟祟,鬼鬼祟祟,用的是阴柔手段,奸诈而不雄。这只能叫汉奸;如果像东汉末年的董表那样,霸道、跋扈、豪迈而不奸诈,使用暴力手段,只能称得上凶狠。枭雄是强硬有野心的人物,汉奸是狡猾有恶意的人物,卖国贼是奸诈有野心的人物。那么曹操是这样的人吗?是的。

曹操从小就是个狡猾的人。曹操的家庭背景不是很好。史书上说他是宰相曹参。这是胡说八道。为什么?因为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是谁?是太监曹腾的养子,太监没有孩子,曹嵩是养子,那么就算我们证明曹腾的祖上是西汉初年的宰相曹参,跟曹操有什么关系呢?而且东汉末年我们就知道“谋反的宦官也是宦官”,所以宦官养子的儿子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人们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个邪种。所以曹操背景不好。

当然家庭背景很好,因为他的养父和他的养父都是朝廷的官员,家庭背景不错,但是应该说并不好。曹操小时候的教育也不好。后来曹操写了一首回忆童年的诗,说“移民无三,没听过宫廷语言”。什么是「三迁教育」?三迁教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择邻而居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搬了三次家,这就是所谓的三迁教育。所以孟子母亲的这种教育被称为三迁教育。曹操说这个东西我们家没有;“从来不闻法庭用语”是什么意思?它讲述了孔子和他的儿子孔鲤的故事。据说,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匆匆穿过法庭”。什么是“匆匆”?“匆匆”是一小步,是一个恭敬的动作。走在上级长辈前面要“急”,低着头,这样走很快。这叫“促”。所以,当孔鲤看到他的父亲孔子站在院子里时,他低下头“匆匆忙忙”。孔子说停下来学诗吗?没有,不学诗怎么会说话?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对,退学学诗。又过了一天,孔子又站在院子里,孔鲤“冲向法庭”。孔子说,停,你学会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仪怎么受得了?不学礼仪怎么做人?是的,退学学礼仪。这个故事叫“庭谈”,也叫“庭训”,古代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叫“庭训”。曹操说,这件事我们家没有。所以家教不好。

曹操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表现不好。你喜欢什么?飞鹰是一只走狗,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和一群纨绔子弟鬼混,胡作非为。然后他哥们的朋友是袁绍和张淼,都是太子党。其中曹操的点子和诡计最多。当时大概是个丑闻,于是曹操的一个叔叔跟他爸爸说,你儿子真调皮,不守规矩,很守纪律。曹操的父亲来管教他,曹操和他叔叔闹矛盾,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有一天,他舅舅过来后,曹操马上歪着嘴说,你怎么了?中风了。大叔看着很紧张,马上向父亲汇报,说你儿子中风了。请看一看。曹操父亲过来后,曹操很正常他不是说你中风了吗?谁中风了?谁说我中风了?没有中风?谁说的?你叔叔说的。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爸爸,我叔叔不喜欢我,看到我就烦。他说我中风了。爸爸,你能相信吗?曹操的父亲从来不信任他的叔叔。

更可笑的是?可是有一天,这些太子党的孩子在那里无聊了,说今天没什么好玩的。那时候没什么好玩的东西,不像现在,会上网。我们都很无聊。有什么好玩的吗?曹操说,有一件好笑的事。今天,有人要结婚了。让我们大闹一场。他们说,袁绍有什么麻烦?偷走新娘。袁绍说好,我们就去偷新娘。然后一群人跑到结婚的人家,晚上就要进洞房了。大家正在喝喜酒,曹操大叫:有贼!所有的客人都跑出去抓小偷。小偷在哪里?曹操冲进洞房,偷了新娘跑了出去。袁绍有点傻,一头扎进了一个灌木丛里,那灌木丛钩住了他所有的衣服,无法逃脱。袁绍对曹操说,你快帮我,我跑不出这个地方了!曹操又用手指着袁绍:大家快看,贼来了!袁绍一听着急了,于是狠狠的跳了出去。所以曹操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也很狡猾。这样的孩子大概是不讨人喜欢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个男生小时候有点调皮。小时候他不闹,但是大家都不喜欢他。史书上说这个世界“没什么奇怪的”,当时人们也没把他当回事。

但是有一个人非常看重曹操。这个人就是当时的邱。邱的官职是什么?三军统帅、中国最高军事将领乔玄对曹操非常重视,称曹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乔玄找到曹操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将是一个乱世。这个乱世一定是“人才辈出”。我想你是未来平定天下的人。我桥老了,就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你了。当时曹操才二十岁,那么乔玄为什么这么看重曹操呢?是因为曹操调皮捣蛋,桀骜不驯,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子弟。第一,他有才华,写得好,写得很好,他自己就是作家;第二,他擅长武术。据说曹操曾经在试图暗杀张让时被发现。他用手拿着戟,当他把戟拿回来的时候,他侥幸逃脱了。好武功,又好读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学习是好的,尤其是孙子兵法。据史书记载,曹操一生爱读书,即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这样一个多面手,狡猾的人,就是乱世平定天下的人。

而乔轩不仅自己欣赏他,还介绍他去拜访许绍。许绍是谁?许绍是当时著名的鉴赏家。东汉末年,有欣赏或评判人物的习俗。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人物,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必须有一个著名的人物鉴赏家为他写鉴定,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许绍是著名的鉴赏家。每个月的第一天,他都会对当时的人物做一个点评,就像我们现在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所以叫月评。乔玄告诉曹操,曹操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就必须得到徐绍的评价。然后曹操决定去找徐绍,徐绍拒绝置评。许邵为什么拒绝置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可能他看不上曹操,可能他觉得曹操不好说,也可能有别的考虑。反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许绍也不会说。但是现在我们不知道曹操用了什么手段。这个没有记载,但是我估计曹操用了一点不正当的手段逼徐绍表态。许绍逼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你是个能管天下的人,是乱世的汉奸。

那么曹操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是什么,也就是说曹操否认了评论?正史中记载“毛笑”是指曹操听到许邵说你是“有能力管理天下的大臣,乱世奸臣”时大笑。哈哈哈哈...这句话在《三国演义》里被改了,改成了什么“我听了很高兴”。一个是笑声,一个是欢腾。有天壤之别。它显示了什么?可见这部小说的浅薄。他想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贬低曹操。为了贬低曹操,他不惜化笑为大喜。“大喜”的感觉是,曹操似乎从小就立志做奸夫。他听说我可以做奸夫,开心极了!这不是真的,也不合逻辑。你说我小的时候没人立志做贼。我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当强盗。我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当小偷。不可能的。奸夫被逼出来。他会遇到乱世。遇到乱世,他当不了大臣,只好做奸夫。所以改成欢乐就很肤浅了。

再来看许绍的话。什么叫“能管天下的大臣,乱世的汉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如果曹操治理天下,你可以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如果你身处乱世,你就是奸诈之人。也就是说,曹操是能人臣还是奸臣,要看客观条件,是不是,你处在什么时代。第二种解释是,如果曹操治理天下,那么你就是一个能臣;如果你扰乱了世界,你就是叛徒。做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还是奸臣,是看曹操的主观愿望,所以这句话有两种可能,两种解释,甚至徐绍可能两种意思都有。

那么曹操笑起来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乱世怎么能做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和汉奸呢?可笑,呵呵,可笑。笑吧。第二种是,哦,如果我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能干的部长。如果我在乱世,我就是奸夫。做一个有能力的部长“坚持我的愿望”。哎,打折做奸夫也不错。哈哈哈哈哈。第三,哦,如果我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部长,我可以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部长。如果我想做奸夫,我可以做奸夫。如果我想统治世界,我可以做一个奸夫。反正我什么都能做。哈哈哈哈,太好了。那么完全有可能曹操是因为这三个原因而笑,但是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因为后两个原因而笑,因为曹操必然会有所作为,这是肯定的。我决心做某事。我要轰轰烈烈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患难见一方。反正我不能平庸的过一辈子。这是我,曹操,这是我心中的,哈哈哈哈。至于给我什么称号,是能人大臣的称号还是奸夫的称号都无所谓。这种冷漠的精神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主宰世界和笑傲江湖的英雄主义精神。所以我们说曹操虽然被称为汉奸,虽然很多人关注他的奸淫,但我认为阳刚之气更为本质。曹操一生都表现出这种气概,他走自己的路,笑傲江湖。曹操很喜欢笑。如果我们读历史就会发现,曹操遇到什么事,很多书里都会用到笑这个词。当然曹操的笑包括各种各样的笑,大笑,自嘲的苦笑,嘲笑,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意的冷笑,但曹操始终是在笑。

如果我们拿《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来比较,会发现这两个人性格非常不同。刘备在干什么?刘备一直哭,曹操一直笑。曹操也哭了,战友死了,朋友死了,亲人死了。曹操也会哭,但是如果曹操做错了,他就输了战斗,被别人羞辱了。曹操绝对不会哭,但一定会笑。因为曹操是一个雄壮的人,我们读曹操的诗就能感受到这种氛围,所以古人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有悲句。”读曹操的诗,“碣石在东观海...秋风萧瑟,波涛汹涌。日出之旅,若出其不意;星汉辉煌,若出其不意。”多么宏大的姿态!因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过去一千多年了,吴伟挥动他的鞭子,在东方的碣石留下了遗产。萧瑟秋风又在今天,它改变了世界。”指的是曹操的诗,很大气。

也正是因为这种氛围,奸雄曹操平添了许多可爱。曹操是个可爱的熟人。他在生活中很可爱。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不讲究吃、穿、住。他能吃饱穿暖,能为自己的房子遮风挡雨。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女人。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注意这方面,但我觉得他不会太讲究宽大的做法。如果不是正式场合,他通常喜欢穿便装,而且他还带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些手帕。他不在乎七七八八的东西挂在腰间。如果不是正式见面,没有讨论,没有宫廷会议,没有礼仪活动,和朋友吃饭,他很随意,开着玩笑,开着玩笑,谁想说什么?所以生活中的曹操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

有一次曹操西征,率军正面迎敌。决战前夕,对方听说曹操亲自来了,秩序大乱。士兵们都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看曹操,都想见到他。结果后面的人往前推,前面的人也往前推,一片混乱。曹操上马之前,一个人骑着马:你要看曹操,我就是曹操,我就是,大家看,看清楚了,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也是个人,跟你一样,没什么不同。让我告诉你一些比你多的事情,我比你聪明一点。很奇妙,说实话,是的,你我都是人,手脚不多,但我聪明可爱!

那么朋友之间的曹操就更可爱了。我们知道,第一个给曹操很高评价的人是邱。乔玄死后,曹操去祭奠他。曹操路过他的坟墓时,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用的是监狱的标准,祭祀仪式至少用了一头牛。然后发表悼词,悼词。曹操的悼词怎么说?我来看你的父亲,乔先生。我记得你老人家跟我说好了,如果以后我经过你的坟前,不带一只鸡一壶酒去祭拜,我的肚子会痛。这是你老人家当年和我的约定。今天我带着我的监狱来祭奠你老人家,肚子就不疼了!你觉得有这样的悼词吗?这是曹操写的。这是曹操的性格和当时的时尚使然。当时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大家都开朗,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曹丕有一个好朋友叫王灿,他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是王灿死后此时的继承人。虽然不能称之为皇太子,但已经是继承人了,地位很高,还是个五官端正的中郎将。他带了一批文学界的朋友,也就是当时文联的人,去给王灿送行,开追悼会。那当然是曹丕出来致悼词了。曹丕怎么做悼词?曹丕说,不要讲套话,官话,扯淡。王灿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叫。结果王灿坟前一只驴叫,追悼会就结束了。非常可爱。

那么曹操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说真话。大家可能会说,曹操不是奸臣吗,奸臣吗,他会说真话吗?是的,曹操也说假话。他要在政治上,军事上,官场上打。不说谎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一有机会就会说真话。他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让郡县知道自己的故事》,也叫《叙故事》,可以算是曹操的政论节目,但是一点官话都没有,很真实。

当初曹操说我其实没有野心,因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当然,他没说我是太监干儿子的儿子。他说,我知道自己不是那种清高出名的人,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个县长,“把政教搞好”,把这个地方管理好,让大家知道我虽然出身不好,但还是有工作能力的。后来国家动乱,我觉得一个男人应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我出去带兵打仗了。这个时候我的要求并不高。我想成为什么?我想当西征的将军。我死后,可以在我的墓碑上写一行字,“因此,西征将军之墓”。唉,我满足了。然而后来董的桌子上发生了暴动,群臣一起起来。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出来保家卫国,保皇。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带更多的部队,所以每次打胜仗,我的部队增加后,我就想缴械。为什么?因为我的力量越大,敌人就越多。别人会来攻击我,我保护不了自己,我赢了就缴械。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的野心是有限的,但是我没有想到我现在怎么闹的这么大!所以现在我的野心大了一点,我想成为什么?做一个齐桓公和晋文公,因为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只想称霸,不想当皇帝。现在我是汉朝丞相,作为贵人,已经到了极致。我很满足,没有奢望。但是我必须坐在这个位置上。

他说了下面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让我们让国家没有孤儿。不知有多少人自称皇帝,又有多少人自称国王。”并不是我曹操就此止步,那些孙权刘备七七八八之类的人早就被称为皇帝了,只是因为我曹某就此止步!我不只是告诉你这些话。我经常跟老婆孩子说,甚至我跟老婆小妾说,我死了你一定要再嫁。为什么?为了传播我的野心。但是现在有人说我曹操该退休了。我应该去我封的诸侯国安度晚年。我应该交出我的职位和权力。对不起,我不能。我不辞职也不交出权力。为什么?现在我有了军权,我就有了这种权限。一旦我交出这个军权,你不会伤害我吗?你们一定都起来害我,那我的妻儿就救不了了,皇帝也不能安全,所以我绝不交权。至于皇帝封的一些土地,就没必要了。我要这么多土地做什么?我会把这个放出去。

所以曹操说了这十六个字,“江湖不太平,不能让道。至于城,可以得之,戒之。”就是我可以让一些想象出来的东西出去,但是不会让真实的东西出去。这就叫“不装假,做实害人。”实话实说吧!说白了,你说我没有野心,但我有一点,而且野心越来越大。你说我有远大的抱负。我不想当皇帝。我只想成为晋文公、齐桓公、九河的附庸,统一中国。你说我清高,我不清高,我真的很骄傲,我根本不允许我的权力或者我的好处;你说我不能忍,我忍了。你给了我那些虚的东西,我放下了所有的土地和头衔。而最可爱的是什么?曹操也明确说过,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我只想让世界上所有人都无话可说,所以闭上你们的嘴。不能再现实了。这种话只有曹操这种奸诈的人才会说。

曹操这么做也是很明智的,因为他很清楚,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真相。因为人都是会说假话的,你说实话,人家就无可奈何了,他的戏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镜就露馅了,把戏就演不下去了,只好不说话了。当然,曹操说这话并不完全是出于斗争的策略,也是出于他的本性。他真的是一个天生说真话的人,所以一有机会就会说真话。甚至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或者真相背后藏着谎言,曹操自然做到了。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夫,他的奸诈和阳刚统一于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