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林黛玉美,那她究竟美在哪里呢?
想必每个人心中对美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几个句子,林黛玉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这就是曹公呕心沥血塑造出来的一个拥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林黛玉。
一、“蒲苇韧如丝“的美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林黛玉从进入贾府的第一步起便处处小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因此黛玉的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都是压抑的,而宝玉的存在给她的世界带来了一缕阳光。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宝玉将黛玉当作天上掉下来的神仙一样欣赏爱慕、珍惜。渐渐地,他们发展成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日久生情。更是视彼此为知己,惺惺相惜。
当所有人都规劝宝玉走上仕途的时候,唯有黛玉一人不会以功名来教化他。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之后,只见“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
只因这一句抵过千言万语的“放心”,黛玉便把一切感情都赌在了宝玉的身上,哪怕现实把她摧残得如何遍体鳞伤,哪怕自己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可她从来不向现实低头。孤苦伶仃的黛玉,想得到的并不多,只一个宝玉而已。
林黛玉向往超然现实的爱情,纵然现实给不了她,可她从来不选择受辱被污,不向命运低头,这种外表柔弱、内心孤傲的性格,正是林黛玉的灵魂所在,这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女子,而不是怨天尤人的闺门小姐。
命运可以折磨她的身体,却无法征服她的心灵。即使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心心念念的宝玉终究还是和别人走进了洞房。可是直到林黛玉生命最后一刻,她依然放不下对宝玉的执念,也依然不肯对残忍的旧社会低头。
她带着前世欠下宝玉的水泪而来,她怀着对宝玉的满腔爱意而走。生是为情而生,死是为情而死。这样多情而又坚韧的女子,怎能不让人为之哀婉?每当我读到这个情节,总会悲愤交加,滚下泪来。
黛玉真正做到了从一而终。
二、“感时花溅泪“的美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林黛玉是个忧郁的“泪美人”,也许她真的是为了“还泪”而来。泪,成了她一种情感的宣泄。因此在很多人眼里林黛玉是一个冰雪聪明却常常泪流满面之病态美的印象。
世俗的眼光永远读不懂林黛玉,看不透属于她的美,猜不出她那多愁善感的细腻心思,黛玉相比于倾国倾城貌之美,她有的是一种病态美。她的这种美,不仅是美在外表也是在内心。
胭脂斋评林黛玉:“以兰为心,以玉为首,以莲为舌,以水为神,真真绝倒天下裙衩”。“以水为神“,说的就是林黛玉与泪水为伴的美。林黛玉之所以流泪,原因有三:亲人的离去、自己的身世以及宝玉的心。
从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使林黛玉看透了人生的散场,黛玉从此便与泪水相伴,也许只有泪水才可以永久陪伴她。自从与宝玉相知,相恋,黛玉的泪水便时时为宝玉所流,恋爱中的委屈,无法用言语来讲明,两两相望时,唯有眼中的泪水才是最真的话语,它包含了一切想说却不可以说的真情。
直哭得宝玉五脏都碎了,妹妹还只是哭。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宝玉受伤,她哭;宝玉失玉,她哭;宝玉结亲,她哭。颦儿啊颦儿“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林黛玉的泪水,每一滴都是真心的付出、对自己的爱情的追求和与封建礼教的抗衡!
三、“清如玉壶冰“的美
林黛玉寄人篱下,处于人心叵测的环境中,质本清高的人如何承受那些吹毛求疵?纵然贾府是封建社会中的钟鸣鼎食之家,其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可在那赤裸裸的封建关系网构建的外衣上终究没有林黛玉的走笔。贾府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驿站,她也只是贾府的一个匆匆过客。
在我眼里,黛玉就是“真“的化身。她从来不会逢迎别人,更不会掩饰心中的情愫。黛玉真率的指出湘云的缺点,不掩饰地表露出她对于宝钗的不满,在行酒令时她脱口而出《牡丹亭》的戏文,抓两把钱她也不问多少就给下人。
这些行为都源自于黛玉的纯真,大观园里试问哪一个女子能像黛玉这般绝尘而纯美,有谁像黛玉这样勇敢而真实?知世故而不世故。与黛玉这样的纯真女子相处,实则是一件轻松而又愉快的事。
林黛玉只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却有着让我们仰慕的精神与灵魂!而这一切都源自她对于生命本真灵性的尊重!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心灵的解放。
林黛玉是曹雪芹笔墨下的一个红楼梦中人,她那多愁善感,纯真善良,柔弱娇美的形象终将在后人的心里续写着属于林黛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