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把你的话当耳边风?用好4大方法,培养孩子责任心和上进心
《正面管教》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3岁的乔乔一起床,妈妈就给他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玉米粥。 乔乔看了看玉米粥,皱了皱眉表示抗议 :"我不喜欢吃这个。"
妈妈立马像个推销员似的,卖力说服 :"这玉米粥多好吃啊,早上起来喝一碗粥,暖胃,而且还能长个。"可惜乔乔不为所动。
妈妈没法,为了能让乔乔喝下一碗粥,她又是加糖又是加葡萄干。 可是乔乔尝了一口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吃了。 这时候,妈妈生气了,开始说教 :"你怎么这么不懂得珍惜?别人家孩子想吃妈妈都不给做呢!"
乔乔立马接话:"那你送给别人家孩子不就好了。"
见自己一片苦心都白费,妈妈很生气,一巴掌就打在乔乔屁股上,并让他饿着肚子。 可没过多久,妈妈又自责又愧疚。而玩了一会的乔乔回来,说肚子饿了。
这时候,妈妈有些得意 :"早就让你吃你不吃,这下肚子饿了吧?" 接着,又是长达10分钟的说教。 乔乔无奈地盯着钟表,迷茫地看着它摆来摆去。终于等妈妈说教结束,他拿着饼干飞快地跑了。
到了第二天,乔乔并没有妥协,仿佛昨天妈妈的话都成了耳边风。 这让妈妈特别有挫败感:"孩子怎么越大越难带,才3岁呢,就开始叛逆了?"
我们观察身边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多多少少有点乔乔和妈妈的影子。家长想要孩子做什么,他们偏不听。再长大一点, 孩子甚至变得特别懒,家务活不干,学习的事也不关心。 成绩好不好也不着急,仿佛跟自己没关系。
回想起我们当孩子时,哪会这样啊。 现在的孩子,到底咋回事呢?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 ,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主要有两大原因:
1、 社会 的变化
在越来越进步的 社会 ,女性地位提高,甚至可以和男性平起平坐。 在夫妻关系里,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因为,妈妈不再树立顺从的榜样。这样,孩子会更多地发展自我,而不是顺从。
2、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孩子在家庭中付出的太少,而得到的包办太多。 父母无私付出,却没有教孩子如何做贡献。孩子不需要为家庭事物负责,那么,也就没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3、缺乏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除了以上2个原因, 《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还认为,如果孩子缺乏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很容易做出不良行为,让父母感到担忧和愤怒。 这些感知力和技能包括:
①自信心 :相信自己有能力,觉得"我能行"。
②价值感 :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大家都需要我,我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③影响力 :觉得自己有影响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④***情力 :能理解别人情绪,并做到自律和自我控制,不做出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
⑤沟通力 :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合作,并在沟通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⑥把控力 :能自我控制,把控事情发展方向。
⑦判断力 :运用智慧,判断和评估局面。
一个孩子,如果拥有以上7种能力。那么,他的不良行为,便能很快自行消失。
当孩子出现"叛逆",与父母做的决定出现分歧时。很多亲子间,会出现以下互动方式:
1控制
像文章开头提的乔乔妈妈,就属于控制型。孩子必须按妈妈的方法行事。他没有选择权,一切要听妈妈的安排。
2娇纵
全听孩子的,他想要啥就给啥。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遇到分歧,家长第一时间让步。
那除了这两种,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简·尼尔森提出一种正面的养育方法,既尊重孩子,又尊重我们自己。 并且,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孩子发展出必要的感知力和人生技能,培养责任心和上进心。
(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的实用方法,帮助孩子发展能力、培养好习惯、与父母合作等。)
控制型父母缺乏和善,对孩子不尊重。娇纵型则缺乏坚定,对我们自己不尊重。我们需要正面引导,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布谷妈从书中挑出4种和善坚定的方法来,供大家参考:
场景A:孩子和你顶嘴,体现对你的不尊重
这时候,既不要惩罚,也不要娇纵默许。
①可以走开,给自己一个积极地暂停 :既然我不能迫使你尊重我,那我要尊重我自己。
不要在生气的时候解决问题 ,因为人有怒火时,很难理智地进行分析,反而陷入 "有情绪--发脾气" 的原始思维中。
②等双方都冷静后再解决问题 :
理解对方感受 :"我知道你刚刚很生气,所以才会大喊大叫。"
不认可行为 :"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伤害别人并不能使事情好起来。相反,你那样对我,我觉得很伤心。"
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和你一起找到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和善地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方案上,而不是问题本身。这既不会让你控制孩子,也不会娇惯他。
场景B:孩子不配合
每次遇到家庭作业,家长都能被孩子气到怀疑人生。有时候你叫他一百遍,他也在电视机面前一动不动。
③想要赢得孩子合作,就必须让他自己制定计划,而不是听你指挥。
可以问问孩子,他决定每天什么时候做作业,并且,怎么安排看电视和 游戏 的时间。 比起服从你的命令,他更愿意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和计划。
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能一直乖乖听话,每天按照规矩办事。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也不要陷入"控制"和"娇纵"中,开启说教、唠叨模式,或者干脆不管。
④要问孩子启发式问题:
帮助孩子思考和反思,给予鼓励而不是羞辱和责骂,能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技能。
布谷妈妈说:
不管在学校还是家庭,决定孩子表现的首要因素是: 归属感和价值感 。惩罚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而娇纵也不会让他有归属感。只有他感觉有能力、有力量、被认可时,他才会培养出责任感和上进心来。
相关阅读推荐:
心理学家:一个孩子越聪明,婴幼儿期表现越明显,爸妈多留心
娃反应快就是智力高吗?心理学家给出几点建议,养育高智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