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科目总结
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中不断更新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品格、健康美好的情感和进取的人生态度。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努力科学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遵循基础与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由语文1到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综合体现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一般安排在高一到高二两个半学期逐步完成。完成后可获得10学分,满足高中最低要求。
选修课设计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应用和文化作品研究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可以根据各系列的课程目标、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随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个学分,加上必修课10学分,* * * 18学分;对汉语学习感兴趣,想继续深造的同学,也可以鼓励他们多修三个模块,这样可以拿到24个学分。选修课一般安排在必修课结束后二至三年级的三个半学期,也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探索体验;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格。
外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新世纪的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即具有相同的语言能力基础,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初步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同样的语言能力基础,应该成为普通高中教育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创造的平台和机会。同时,高中课程要为每个学生的同一种语言能力打好基础,让他们根据个人的能力、潜能、特长和兴趣,以及未来的职业趋势和长远发展目标,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使高中英语课程成为具有基础学习、拓展学习、提高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特点的课程。
学习中,学习者应改变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采用主动、参与、合作的英语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从人文角度,注重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中对数学的理解是“新”的,但并没有抛弃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去赶时髦。而是在继承中创新,站在多元的角度,从教育立场出发,从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时代特点,提出新的数学观。继承传统可以保证课程保持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的特点,而注入新意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中国的未来。数学课程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突出了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并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把数学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学习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思想表达和解决现实世界中普遍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在学习中,学习者不仅要注意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注意理解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思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政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置于社会生活主题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必修课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主题,由三个模块组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生活和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构建贯彻了小学、初中、高中德育课程体系整体规划的思想,既保持了基于生活主题的系统衔接,又体现了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为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将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选修课是必修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课程模块的设置将进阶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既着眼于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又兼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了该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独特性,也体现了该课程在人文社会学习领域的独特价值。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将基本思想和原理融入生活主题;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全面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
历史:让学生从全球化的角度了解历史。
历史课程标准富含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采用历史知识的特殊编纂体例,连接古今中外。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在新世纪从全球化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历史。有利于立足中国,开阔世界视野;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的内容。
根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历史课程内容调整如下:1。增强与社会进步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国企改革”。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比如世界古代史。3.加强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历的联系。4、及时反映历史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比如超越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劳动创造人”的传统观点。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从不同层面系统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培养负责任的地球公民,关注人类、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课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时代特征和要求,重视现代地理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与区域发展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青少年关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地理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共同问题、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学生兴趣和终身发展需要,在保留经典地理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大量引入现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观点和理论。
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下教育理念:1。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2.回归课程生态生活观,突出地理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文化地理”、“科学地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现代公民地理素养,满足学生地理学习需求。3.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突出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以及人文精神的熏陶。4.民主的课程政策观和创造导向的课程实施观大大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也为地方政府、学校和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留下了空间。
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案例的学习,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通过典型案例来说明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所以,把案例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来,把从案例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才是学习地理的重点。
物理: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物理课程改革力度很大,不仅强调物理科学的基础,而且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明确,内容开放多样。既注重经典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又关注物理科学的最新发展,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物理与技术的结合,引导学生从人文社会的发展中审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类的关系,积极探索高中物理教育与提高科学素养的关系,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课程结构设计合理,按模块组织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有专家建议,高中生要学好经典物理,看到经典物理与现代科学的密切关系,处理好学科基础与学科前沿的关系。学习者不仅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还要有开阔的视野。
化学:兴趣导向,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改变了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线的高中化学学科体系;改变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过于统一的局面,构建了必修+选修的课程模式。六个选修模块的主题各有侧重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改变了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必须学习相同内容、达到相同要求的传统模式。这种多元化的课程模块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满足不同潜能学生的需求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将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许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趣实验和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化学问题的能力。标准中选择的实验很多。只有按照标准配备学校的实验室,才能有效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学习源于怀疑,怀疑源于思考,思考源于兴趣。在学习新高中化学时,让学习者欣赏和热爱化学是前提和保证。
生物: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生物科学素质。
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课程核心任务,将生物基础内容精心编排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相关模块,全面涵盖了高中生应掌握的内容,反映了生命科学在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发展趋势。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该设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对学生认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设计了观察、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培养液中酵母种群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学习生物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特别安排“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让学生制作“果酒、果醋”和“提取植物芳香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体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模块的内容;理解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参与实验、探索等学习活动;追求自身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使自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技术:技术服务于人类生活,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课程摆脱了“简单劳动”或“劳动技能”的原有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力发展,强化了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全新的理念确立了技术课程的地位,回归了技术教育的本质。
技术教育不是学简单的修理,而是让公民有技术意识,有技术观念,懂得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手和脑结合起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有了质的飞跃,从简单的技能训练到全面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标准以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为这门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信息素养包括技术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遵守道德和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这些品质对学生和任何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注意运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学习其他课程。从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自己发现的问题出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处理信息、开展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掌握方法,培养自己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音乐: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音乐课程的性质,为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关于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总体要求,充分实现高中音乐的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和特长,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这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欣赏、歌唱、表演、创作、音乐舞蹈、音乐戏剧表演。
多年来,包括音乐科目在内的高中美术教育一直比较薄弱。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丰富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内涵。音乐课程的标准结构具有创新性,凝聚了开发者的智慧和心血。从学科定位到八个教学模块的设置,都加强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音乐学科最本质的教学内容,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让我们看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好前景,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学科,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课。音乐舞蹈和音乐戏剧与表演两个模块的设置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音乐欣赏内容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其表演领域。歌唱、表演、创作、音乐舞蹈、音乐戏剧表演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具体操作。因此,在学习中,学习者不仅要通过听课来学习音乐,还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美术: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中生因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同,需要发展不同的艺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时代性,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设计,对于高中美术课程顺应世界美术教育和现代科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开创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新局面,对于实施美育、陶冶情操,提高我国高中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学习中,学习者在获取相关艺术知识、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征的同时,要善于运用这些知识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学会用艺术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运动与健康:健康第一,培养生活兴趣。
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它体现了“三维”健康理念。摆脱“竞技体育”和“技能教学”的传统体系,融合体育、健康教育等内容,将“增进学生健康”贯彻于课程全过程,充分挖掘该课程的多种功能和教育价值。它有以下显著特点:1。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课程行为,使教育目标明确指向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体质的培养。2.要求实施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也主张实施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特征。3.为了满足学生选修学习的需要,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积极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两个学习层次(5级和6级)和七个模块。完成11必修学分的学生,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毕业要求。
学习中,学习者要努力保护自身健康,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体育项目的选择性学习,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和特长,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生活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由此,综合实践活动成为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结构性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虽然它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并列的相对独立的综合课程,但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1)它是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具有严肃性和正统性;(2)它是一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所以充分体现了它的生成性和适应性。总之,综合实践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包括三个方面: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曾称: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种。”教育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由精神成长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成长为一个完整全面的人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于知识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教育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创造性地将社会生活作为课程资源和服务对象的广阔载体纳入教育视野。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决策权的再分配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21世纪初,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受到广泛关注。
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充分考虑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和需求、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和所在社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突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多层次的需求。总之,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立场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应承担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培养和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持续的专业活动,需要一个理性、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情况分析、确定方案(目标和计划)、组织实施、评估和改进。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即学校有权自主决定部分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民众合作、享受、探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现场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责任,即学校承担学生发展的责任。学校必须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必须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遇,即学校,尤其是教师有发展的机会。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中,教师会逐渐强化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思想融入基础教育实践的过程,一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过程!
在学习中,学习者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这不仅是为我们“量身定制”课程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经历、体验、自我发展的过程。从纸笔考试的角度来看,也许这门课不会成为高考的组成部分,但对我们的影响会很大,甚至是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