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水浒传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浅析《水浒传2》的艺术特色

第二,人物塑造既显示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又体现了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书中的主人公不仅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而且高度理想化。作者从人民的理想出发,把他们的反抗精神和道德情操提高到一个高度,把自己强烈的爱恨情仇的感情投射到人物身上,使他们具有无坚不摧的英雄主义和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浪漫主义还表现为对人物或英雄行为的本质特征的夸大和夸张。比如吴用的机智,jy的忠义,还有的打老虎,鲁的拔杨柳等夸张的描写。因此,这部小说不仅在人物塑造上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将它们结合起来,从而使《水浒传》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创作方法两结合的佳作。

以宋武为例进行分析。在作者的作品中,宋武是力量和勇气的化身。写他有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景阳冈大虎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集中展现了宋武的力量和勇气。赤手空拳,宋武杀死了一把毁了30或20个大个子生命的白刃。作者显然做了艺术夸张,理想化了。但是仔细看了整个描述,并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写得合理真实。

先写喝酒。《上港》之前,小说用了全节将近一半的篇幅写宋武在酒店喝酒,写得非常细致,不厌其烦。但绝不是闲的,也不是琐碎的。因为,在作者心目中,写喝酒就是写打老虎。而喝酒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成分:现实和理想。一般人喝两三碗就会醉的那种好酒,是“三碗不够”“倒出来”——“头平香”,但宋武喝了十八碗没倒,还吃了四斤熟牛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通过夸张展现了宋武的英雄品质。读者不禁会想,一个酒量如此之大的人,很可能会打死老虎。这是为写打老虎做准备。这种描述当然是理想化的。另一方面,写喝酒有他的现实基础。因为喝酒也能壮胆,增添力量,一个人喝够了酒,就能变得更大胆更勇敢。鲁也爱喝酒,他曾说:“一棒酒只有一技之长,十点酒劲大。”就连《儒林外史》中的岳父胡也想治他女婿的“痰狂”。因为举人是文学明星,他不敢这么做,但是他喝完酒后敢打那个耳光。同样是喝酒。关喝不下《三国演义》中的那杯酒,“文酒斩华雄”。如果他一口气喝完,就没什么精彩的了。相反,《水浒传》里的宋武,打死老虎之前不喝酒,或者不让他喝够,是打不死老虎的。不喝酒打不了老虎,不喝酒就原形毕露。相比之下,同样一件事,比如喝酒,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艺术处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酒文化”之一。难道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

第三,《水浒传》在艺术表现上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对剧本传统的继承。这个故事是给人看的。为了引起观众的兴趣,特别禁止离开情节,用静态的、冗长的方式来描述人物的环境、外貌、心理,而是要求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当然,相对于宋元剧本,《水浒传》无论是人物环境的渲染,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还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是一种无意的进步。

第四,小说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些情节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它们是精心提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作品情节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展开。林冲等英雄被赶上梁山,扭头便是“智取生辰纲”、“华容道在清风寨大闹”、“宋公明打朱家庄”、“宋公明夜袭曾头头城”,既反映了起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而且还展示了那些起义斗争中如火如荼、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书中的情节也充分起到了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随着人物的出现和行为,往往会出现一组组的情节,每一组情节往往就是人物的发展史。所以,一提到宋武,我们就会联想到“景阳冈大杀虎”、“打西门庆”、“醉拳打蒋门神”、“飞天云谱”、“血溅鸳鸯楼”等血腥震撼的场景。提起林冲,就会想起他“误入白虎堂”、“刺死沧州道”、“风雪山寺”等不幸遭遇。其他如宋江,李悝jy鲁达等。

其次,小说的情节特点在于其生动性和曲折性。写大大小小的事件,充满了跌宕起伏和变化。在《林的雪山神庙》的时候,我先写了林冲,得知跟踪我的消息后,我勃然大怒。我立即买了一把解腕刀,去钱洁后巷找陆谦。但下面没有写陆谦的长相,我反而写了林冲因为找不到他而心跳变慢。后来林冲被调到草料场,得到了一份清闲差事。这里的暴风雨似乎已经平息了。但在一个雪夜,草原突然着火,陆谦的诡计被指出,接着是林冲如何忍受陆谦。这样就收到了突发事件和陡波的艺术效果。

5.《水浒传》整体结构基本完整,同时又充满了变化。书中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这种安排当然是出于对“故事化”表达特点的继承,对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的集中叙述;但更重要的是由书的内容决定的,即通过不同英雄被赶上梁山的不同道路来展现起义斗争的广阔图景。小说结构的完整性还体现在开头、高潮和结尾的精心设计上。高俅安排在作品的开头,是为了突出“官逼民反”的意义。从英雄们的个体反抗到排位,起义高潮逐渐形成,随后斗争走上了妥协投降的道路,最终以“魂散”的悲剧告终。从头到尾都是对农民起义大体过程的真实反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天狐和王庆在七十年代以后招募的部分,显然是后人加上去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剧情的处理,都与前作颇为不符。

第六,《水浒传》的语言成就也极为突出。因为是从剧本发展而来的,所以天生口语化。作者还在人们口语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艺术加工,使之成为优秀的文学语言。

1.《水浒传》的语言是明净的。无论描写事件还是刻画人物,往往都是寥寥几笔,就能达到传神的境界,就能达到逼问萧的地步。在《汴京城杨志买刀》中,对痞子牛二的描述是这样的。书里只写了几个字,“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半醉,一步一步地撞向未来”,然后就把牛二激烈醉酒的样子画得非常生动。然后,在牛二和杨志关于刀的简短对话中,牛二刁难和捉弄他人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2.《水浒传》语言生动、准确、传神。鲁申智打一个店小二,书上写道:“鲁达大怒,按下五指,只需一掌,去那店小二脸上……”用“大怒”和“一掌”不足以表达鲁达的愤怒,而用“按”字则透露出那种魅力。鲁对打卡镇关西的描写更精彩。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恰当的比喻,通过屠夫郑本人的感受,把他被殴打的丑恶行为表现得极其生动,读来让人觉得特别痛快。

3.《水浒传》中许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达到了顶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充满了强大的魅力。在李悝jy遇到宋江很精彩,但是一些小角色的语言也很棒。例如,在宋武杀死老虎后,他遇到了两个猎人。他们吃了一惊,说:“你们男人吃了他的心,豹子的肝,狮子的腿,身上却披着胆。你怎么敢一个人在黑暗中没有装备的情况下走过岗子!不知你是人还是鬼?”这非常适合猎户的身份和他们当时的心情。此外,变态语言的两面性,阎婆惜犀利辛辣的语言,王婆老练完美的语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水浒传》这部家喻户晓的书,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深受人民喜爱,广为流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戏剧和民间文艺,其影响在《唐硕》、《杨家将》、《说岳》、《水浒传》等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戏剧性的《仙剑》《侠客》都是水浒传的痕迹。《水浒传》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尤其是英雄人物的塑造,给后人很好的启发。不得不说,《水浒传》的确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