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创作背景
《致云雀》是雪莱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而受到启发而作。
这首诗最终定稿于1820年,而当时的雪莱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通过诗歌与罪恶的阶级压迫进行斗争,并预见并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
在《致云雀》中,诗人热情地歌颂云雀,但与其说他是在歆慕云雀能自由飞翔和欢快鸣唱,不如说他被飞翔的自由和鸣唱的欢快所打动,追求着这种自由和欢快。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压迫的反抗,诗人将云雀视为自由的象征,希望能够像云雀一样自由地飞翔和歌唱。雪莱在这首诗中通过云雀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类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致云雀》作品赏析:
《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通过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表达了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分为四个层次。首先,诗人总描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接着,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以及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诗人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概括了云雀的欢唱带给人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并解读出云雀鸣音甜美的原因在于永远欢快、永不烦恼、永远充满爱。
与此同时,诗人对比了人类常陷苦恼的原因,得出结论:云雀的欢乐在于鄙弃尘土。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学习云雀的欢欣,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诗中的云雀形象并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致云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