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克里斯汀·鲁佩南的《猫派》有怎样的阅读体验?
怎么形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呢?就好像前几天看到某个作者说起自己小时候很想去做的却被禁止的一个实验:新鲜的肝脏放在一个盘子里,另一个盘子装生牛奶,然后间隔一米放在床下。在作者的想象里,肝脏组织里的酶被鲜奶中的分子吸引,然后在半夜那块肝脏就会像血红的手一样,一点一点爬向那碗牛奶……《猫派》就像这个实验一样,日常中透露着诡异,像是一只湿漉漉毛茸茸的手抓着你,让你又害怕又期待每一个故事的发展。
《沙丁鱼》的故事是最符合这种感觉的。小女孩蒂莉迷恋上了一种奇怪的游戏,但是她不肯告诉自己的母亲,游戏的玩法和细节。她只说:“捉迷藏的反义词。”或者“沙丁鱼游戏”。
故事就在这种看似轻松实则诡异的节奏中进行了下去。每当新的游戏提示出现,蒂莉的母亲就会不断追问,而蒂莉则是用不耐烦的口吻回应,就这样不安的气氛始终围绕在故事中,直到蒂莉生日那天的到来……
《猫派》的故事分布很像盲盒,你永远无法猜测到下一个会发生什么。有一部分故事讲述的是没由头的怪事,比如手臂上突然长满寄生虫的女人或者在遥远的国度里无法抉择出配偶的公主。还有一部分是故事则是从日常展开,比如《好人》的故事里,那个维持每段关系不过数月的三十五岁男人,在他回忆起他的情感经历时,我无数次代入了我和朋友遇到的那些“渣男”。
还有《猫派》里爱上了陌生男子的玛戈,她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简直代表了一大票女性的心声。可能你会问,这些怎么能和“恐怖”挂钩!这就是《猫派》这本书特别的地方,它讲述的是很多人或者说女性们经历过的日常,恋爱、分手、甚至是被骚扰的一段“日常”,但是在故事里这些“日常”被放大,延伸出了更多的黑暗面。
《猫派》当然不是恐怖故事,读第一个故事《夜行者》的时候,我其实没有太多想法,完全置身事外的感觉,毕竟割草刀、青春期、夜晚的犯罪这些东西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挺远的……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害怕,甚至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在偷窥我们的生活?
在看《猫派》的时候,心里会时常想到针扎破气球的瞬间,有时候那根针离的很近,你预感到要发生什么,但结尾却告诉你什么也没有,这只是一个警醒。但更多数时候,那根针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扎破气球,不给你任何思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