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之旅”的思考
看完《文化之旅》1时间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历史,人类编织了文化的魅力,精神和品质成就了文化的灵魂。于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穿越万里神州大地,带你感受历史的博大精深。在他的眼里,一切妖娆的场景都被剥去了华丽的外衣,还原了本来的真实,因为真正的风景不仅仅是风景,还充满了世俗的智慧和文化的良知。于是,在西方天空阴沉的夕阳下,我看到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在罗池寺,我见到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边,我看到了李冰,他聪明又愚蠢。在天柱山上,我看到了苏东坡,艳丽而苍白...
从他的书中,我读到了历史人文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既有严肃又有幽默的“双重性格”。历史勇敢地记录了所有人类和自然的进化,从盘古的开天辟地到宇宙的变幻莫测,所有的一切都悄无声息地装进了它的口袋,深不可测,引人入胜。然而,它也有放松和快乐的时刻。洞庭湖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只乌龟的奇迹,它每年都有规律地爬回家,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洞庭湖流域风土人情的辉煌。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会有宽广的胸怀去欣赏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山山水水,以及这片有着浓重墨香的神秘土地。
每次翻开这本书,都会有挥之不去的感触,悄悄缠绕在心头,点燃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深向往。我想余也是这样。他不是艰难跋涉,而是乐在其中!
关于“文化之旅”的思考2。道观塔,看管敦煌文物的道观塔。它的主人原来是的那个王。他把那些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都卖给了外国人。我实在想不通:一个圣地怎么会被这么一个无知的人打理!
跟随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丽和辉煌。但是这个王把这些经书廉价卖给外国人。这就是本质!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和火烧圆明园有什么区别?不,是一样的。我们中国的国宝被外国人抢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劫案。但是现在我们的专家考古学家要去外国看看我们在中国的古董并研究它们。拿着胶片,用扩大器研究。多可惜啊!你不能只怪他。当时中国很多人没文化,不懂事。如果你是别人,你可能没有王好!
看了他的简介,我就更疑惑了。当时也不是没有野心勃勃的人。为什么清廷如此轻视一个文化宝库?他曾经给清廷写过一封信。为什么那些官员不能保护它?就算治不好国家,你连这点微小的小事都做不了吗?多么自私!
看完托斯卡纳塔,我心里有愤怒,也有悲伤。为王的行为感到愤怒,为我们的文化被窃取感到悲哀。唉!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今天,我们只能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让它真正富强起来,找回我们失去的一切!
文化之旅的反思3感谢“伟大”的阅读课,我终于读完了《文化之旅》。初读时,我总觉得,即使余先生认为写书是“一种辛苦给他的辛苦”,但作为一个读者,我研究他写的字里行间,内心是轻松潇洒的,并不存在什么“历史的冷漠”和“理性的严厉”。
沉浸在淡泊安定与自然中的江南小镇“大隐于市”;徜徉在天柱山,一个让很多大诗人大作家怀念的幽静圣地;享受安静的中国文化后院。只看温柔的风景,但仅此而已。
然而,当他从近乎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后,他去了书店,带回了自己的“文化之旅”。
当我再次拿起它,读着那些原本轻松的让人脱铅的文章,不禁陷入那些略显沉重的历史和无尽的思考。
我走过敦煌,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死了很多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里,它完全“被历史的洪流融化了。”在这个香客众多的圣地,恰好有个道士王。从此受辱,中华民族受辱,但让莫高窟文化发光的是王道士。中国有那么多文化,却忽略了这个文化宝库,是多么可悲啊!
重读《文化之旅》,感触良多,无法一一细说。我只是:阅读《文化之旅》,洗礼我的灵魂;寻找千年文化,了解古今。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一句话:他沉默是因为他的深刻,这可能是他沉默的原因。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一场让人屏息的钢琴音乐会上,女钢琴家悄然登场。当人们对她朴素的衣着感到惊讶时,她说:“人们应该躲在音乐后面。”的确,很多时候,很多人追求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有些人选择崇尚朴实无华的内心。这种信念多么令人信服啊!
书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道观塔”和“莫高窟”。“无论多么渺小,你都可以为沙漠留下长长的背影;再小的数字,也能让历史吐出沉重的一口气。”你说王元转是坏人,但不全是。毕竟,他把那些经文从战争的痛苦中拯救了出来。但是你说他是个好人?不完全是。毕竟他是被那个可恶的外国人拿走了中国五千年的结晶!
“莫高窟”,多么神奇而深邃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一直沉默,像一棵树,像一座山,因为他知道,在未来,人们会拨开历史的睫毛,通过深邃的瞳孔,还他一个公正客观的评判。
你看,“他们突然变得像孩子一样,一路狂奔而下,却在这里睁大了眼睛,希望得到一个宗教法官和时间法官。”多少骁勇的武将,多少有权有势的人,停下脚步,呆呆地看着万籁俱寂的莫高窟。他们一定想过:莫高窟为什么寂静无声?
我觉得生活也是一样。女钢琴家的魅力在于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与音乐的融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有所作为,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读完《文化之旅》后,我第一次读余的作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文化之旅》是余的第一篇游记散文。该书的主旨是依靠山、水、物寻找文化灵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到南方旅行。偶尔作者会停下来写腊梅或者自己的图书馆,或者在每个安静的雨夜想起,诗意盎然。但笔者始终没有忘记,真正的景观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具有文化韵味和人文气息的景观。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我所到之处,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压力笼罩着我的全身,我无法摆脱。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长久以来的魅力和对我的长期影响。是的,我看见了王,敦煌石窑的罪人,在西方天空阴沉的夕阳下。在罗池寺,我见到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到了又傻又聪明,又笨又聪明的李冰。我在天柱山看到了苏东坡。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文化之旅?慢慢的,我明白了:苦旅是在承受着历史的沉重,历史的流逝,古人的遥远,文人的敏感。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作者有了一点了解,也读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化之旅》反思6敦煌石窟之旅无疑是苦的。夕阳下,残破的塔看起来很悲伤,但稍微完整的塔却是文化的碎片,因无知而被肢解成德国文化的遗迹。号称“大师”的王道士,为了得到微薄的“报酬”,让外国冒险家将一车“不值钱”的古籍、卷轴、文化运往世界。中国学者今后只能“屈辱地购买敦煌文明的微电影,窥探祖先留下的文明。”
但是我们怎么能责怪他呢?在文化大悲剧和民族大悲剧中,道士王只是一个小丑。做李道士和张道士怎么样?结果还是一样。如果我们被官员拦住了怎么办?能享受奢华生活的官员“无力”筹运费;即使被运到京城,也只是在摇摇欲坠的草席上跪拜,沿途被当地权贵抓走,然后衣衫褴褛地抵达北京。
“那样的话,我宁愿把它保存在伦敦博物馆!”余先生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我讨厌,太苦了!
然而历史是无法改变的,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刺骨的教训:不要把我们的文明分给别人一片。
《文化之旅》看久了,心里感慨良多,但我真的不会这样表达,所以只能说说我的想法,更准确的说,我喜欢把杂乱的想法拼凑起来。我喜欢感觉,但不喜欢太做作或者漫无目的的写东西。那是枯萎的。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长城,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历经无数朝代,它依然屹立在地球的地图上。从远处看,这个苦难民族用人力在荒山大漠之间筑起了万里屏障,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军事作用和人类意志力的表现。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长城,都会觉得它赋予了历史,赋予了深深的民族感。
但说起都江堰,这是秦始皇建长城后几十年才完成的水利工程,虽然它的气势远不及长城,但它千百年来稳稳地为四川人民服务,滋养了这片沃土,造福了人类,远远超过了长城。也是因为都江堰,才诞生了诸葛亮和刘备。只有张飞、关云长和赵子龙勇敢善战。还有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文采。
当作者写到他第一次来都江堰看水利工程时的情景,当他带着这样的心情称赞都江堰时,我哭了,真的哭了。我想我只能写到这里了,感动无念,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我理解作者作为当代中国文人,对当今社会的迷茫。不,很难追求中国真正的文化行为。我也被作者用来描述历史遗迹的词语所感动和惊讶。如此平淡却不失大气。我真的写不下去了。
关于“文化之旅”的思考8文化之旅是一种怎样的旅程?为什么一定要用“苦”字?
是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很重的历史感,都是历史的产物。剩下这么少的东西要记住,怎么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词。置身于文化的海洋,总让人觉得自己老了。古迹越多,驻足的人越多,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越多。依赖过去怎么能不悲伤,碰撞了怎么能避免悲伤和悲剧?
思想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枯燥的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热情回应的,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单纯的相加。这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包含了个人的辛酸,国家的荣辱,国家的兴衰。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怕亡国。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灭亡了,那将是万劫不复,永无翻身之日。”
我们国家的文化绵延三千多年,也经历过磨难,成就了今天灿烂的中华文明。
余老的散文很美。写人文风景的时候,就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画。写敦煌莫高窟之类的宝藏时,惊叹和自豪更痛苦。写都江堰,就像发现宝藏,就像中国古代文明散落在中国的珠宝。
看完《文化之旅》,一直渴望做一个自由行的人。我会像余先生一样,把我对文化的探究和探索装进一个简单的行囊,徒步行走,慢慢欣赏,寻找浩瀚历史与浩瀚文化的铿锵之声,浏览心中美丽而宁静的风景。这种感觉一定很爽。读完余老师的《文化之旅》,我将为我的灵魂、人的静谧、山川的闲适架起一座小桥。你会陶醉其中,仿佛沿着景点的足迹聆听遥远而浩瀚的回忆。心情是风景的亮度吗?。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珍藏这样一本书,绝对物有所值...
我开始明白“文化之旅”源于我初中时学的一篇课文《信客》,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余老师。当我开始读这些信时,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部虚构的小说。虽然我对故事中的人物充满了敬佩、感动甚至有点无奈,但这毕竟不是真的,以至于当我看到这篇选自《文化之旅》的文章时,对书名有点惊讶。这本小说似乎不应该出现在如此厚重的书中。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感觉是多么可笑。在这本书里,伴随着作者的脚步,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还有历史沧桑背后的无奈...
读完《文化之旅》10读完余先生《文化之旅》中的“道观塔”,就像一把从1000年前射出的利箭,击中了我的心,我感到非常痛苦。
莫高窟以佛教文化为主导,却由一个无知的王掌管?他像照看院子的老农一样勤奋。我绑了一把草刷蘸石灰刷掉了精美的古代壁画,一瞬间大量精美的壁画消失了。然后抡起锤子破坏雕像,一个个打开洞穴。就这样,在他的摇锤下,中华儿女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被封印在藏经洞里。
当时在无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经洞开放的消息迅速传到英、法、德、俄等列强。他们所谓的考古探险者蜂拥而至。其中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籍匈牙利人,带着一个叫江小万的翻译作为考古学家,从敦煌藏经洞里“取”出大量的经画,整整装了7天,最后做成29个木箱。一个黄昏的下午,大车和马车都拉走了,而王站在阴沉的晚霞里,数着那点点钞票!
如今,在旅游般的道教塔前,人们看着王这个小家伙,不禁感叹,心中只有无尽的仇恨!
看完《文化之旅》,感觉11暮色苍茫,一切又归于宁静。没有什么比在安静的夜晚读书更好的了。余的游记散文集《文化之旅》上,独灯一盏,香茗一杯,细细品味。
看完这本书,我能感受到作者文字背后一颗纯洁、干净、坦诚的心在跳动。从笔下溢出的是对一种悠久文化的观察和感悟,对一段悠久历史的无限神秘感,不仅让我感知到文化的真善美,还有散文的情怀和情怀,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细密的字里行间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雄浑的笔触,英气中略带苦涩的哲理话语,让我震撼。是什么让作者的文章能够穿越千年,通古今,看起来很舒服?是一种经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见证着他沧桑而深刻的足迹。正是这种经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之旅》独特的艺术特色。我全神贯注于背诵。唱诵。味道。咀嚼。我好像加入了旅行的队伍,整个旅行好像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天空很广阔,一切都那么真实。余就像一个导游的影子,无形,却无处不在,指引着我,影响着我的思想,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一次苦涩的旅行。
看完《文化之旅》,感觉腊梅的香味是12,几度盛开。一幅幅真善美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也为这本波澜壮阔的散文集增添了温暖的一笔,让人回味无穷。
我曾浅浅地以为散文清新细腻,飘逸随性,但读了《文化之旅》,感受到的却是厚重的历史与沧桑。茫茫大漠,滔滔江水,落日的废垒,古老的西风之路,在余老师的笔下都变得婉约而充满智慧,成为历史的凝结和见证,在世纪的轮回中散发出不可磨灭的穿透力。
我合上书,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所有的艺术气息都被吸进了我的身体。我用心体会到,每一篇文章都是散文,但又超越了一般的散文。它是安静的,但有一个干燥的头脑。波涛汹涌而不失豪情;它像野马一样在无限的时空里飞翔;回首往事,我能看到生活的沉重。
面对如此伟大的境界,我永远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我曾经在《乌江舰》的书评中写道,我没能理解这本书为什么叫《苦旅》。看完之后,我突然明白了,《艰苦卓绝》是在承受着历史的沉重,历史的流逝,古人的悠远,文人的敏感。
我会一直坚持读这本书。
读完《文化之旅》,13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我所到之处,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压力照耀着我的全身,让我莫名其妙地感动和叹息。我常常像个傻子一样站着,一会儿满篇章句,一会儿一片空白。”
读了王先生的文章,就像跟着他踏上了另一段艰辛的旅程。我发现更多的文章带给我的不是那么激烈的愤慨,而是深深的叹息。
又有多少人真正寻求过那一代的阳光雪?
天柱山孤独的时候,有多少文化与之孤独?既然在一起很孤独,这种孤独怎么能叫孤独呢?
洞庭的一个角落,一直被人们忽视,默默的有着不为人知的宽广,但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这份宽广?胸怀小,能有大局观吗?
再说西湖梦,延续了几千年,现在谁还有闲情逸致和雄心壮志来圆?
三峡被淹没的景色无法收入本书,但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普通看客在领略三峡之后,为这样一种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美景而痛心?
在《白发苍苍的苏州》中,王先生对石的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也许是因为他的老乡,也许是因为男人爱怜惜玉的本能。作为一个女人,我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去感受和她如水般的柔情。为什么这样一个弱小的肩膀要承担一个国家的兴衰?没有男人的勾心斗角,石的美貌怎么会是一场灾难?那史呢?"如果石推翻了吴国,谁会是越国的败亡者?"
……
看完《文化之旅》,感觉14,还是很迷茫;我还是想努力回到作者的心境;我还是不够好。还好我坚持下来了。
正如书中所写,作者每到一个地方,总会追溯到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的足迹,或者经历了什么文化变迁。我总是在网上寻找这些不熟悉的景点和人物,渴望从这些素材中找到作者感情的起点,虽然这样。对背景一知半解,难免会对作者的观点百感交集,甚至模棱两可,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平静。让历史来评判吧,我没资格。所以,读到最后,我甚至自卑,以至于人是天地间最小的存在。我想,当作者面对这些“无声”的历史遗迹时,也会自卑吧!
我愿意相信历史老人不是无语。每一个被他精心擦洗的场景,每一处被他精心呵护的人文景观,都是鲜活的。缺的是认真解读他的人,缺的是回归他的人。就像今天,为历史人物的故乡而战的开发商,可能连这个人的生平都不太了解;为了表达自己看风景的兴奋,有人潦草地写了一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想去参观古迹,回归历史,回归自然,回归平静,慢慢地拨动自己的心弦。
关于“文化之旅”的思考15“文化之旅”是一种文化纪念,也是一种精神探询。文章有一种沧桑的感叹,也有一种细腻的温暖。我觉得这种感觉源于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怀念。杂文中蕴含着作者对中国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感悟和感叹,人与历史自然交融,有一种千百年来令人窒息的历史厚重感。
书中第二节,道塔里写的是一个叫王的道士画莫高窟造像,中国的文物被外国人用金钱和珠宝一一交换:1905,10年6月,俄国人博鲁切夫用一点俄国货和他交换了大量的文献和卷轴;1907年5月,匈牙利斯坦用一叠银元换了24箱经卷和5箱织帛画。1908年7月,法国人佩利奥特用少量银元换了10辆大车,6000多册笔记本和绘画...中国敦煌石窟中的珍贵文物一件件不翼而飞,但王并不感到痛心。当代公务员也把这些文物送人。这让我对中国几千年留下的文物就这样被送出去深感遗憾。他们这些叛徒真想肢解他们。他们是千古罪人,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人感到羞耻。以前的政府真的很腐败!可惜他们不在乎别人卖中国文物,还自己送人。
《文化之旅》让我知道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让我知道了中国人过去是那么的腐败,我为现在的中国人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