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小说有哪些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的是苦难历程,以血泪控诉为特征;
叶欣的《蹉跎岁月》,竹林的《生命之路》,黎平的《夕阳西下》。
80年代初带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的是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特点是肯定知青人生的积极价值;
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梁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的《黑马》、王安忆的《这列火车的终点站》。
80年代中期以后是“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思考人性的扭曲为特征;
朱晓萍的《桑树坪年谱》,张抗抗的《看不见的同伴》,陆天明的《桑那高原的太阳》,老鬼的《血色黄昏》,李锐的《合坟》。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这一代知青已经步入中老年,有时会出现一些阴森的回忆录、纪实作品,或者根据自己知青的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
没有主人的刘海青年
只看过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不错。至少和我一样,没有这段知青史的经历,可以好好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