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颜值,谁的蜜糖,谁的砒霜

三十岁的郭临风(化名)身高1米82,体重66公斤,身材挺拔,肤色白净,浓眉大眼,与韩国当红艺人朴忠栽 (艺名Junjin)有几分相像。每当身为销售的他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客户面前,约谈都不会冷场,即使不见面通电话,客户也愿意多聊一会儿。

几乎所有的客户——不论男女——都要打听郭临风结婚与否,有的甚至会当面询问,其中不乏那些想给别人牵线的“月下老”。最开始郭临风并不在意,但问的人多了,他特别反感,之后才慢慢习惯。

郭临风从小学起就知道自己长得帅、颜值高,上中学的时候,他在同学中间是一个男神级的人物,追他的女孩络绎不绝。工作八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晋升为一家全国性公司大连分公司的销售部大客户经理。他在大客户经理这个职位上一做就是四年,很享受这个状态,甚至为此拒绝了一些别的晋升机会。

“大客户经理比较随意,见客户我也喜欢,不必天天待在办公室。”郭临风告诉猎聘网,“颜值的确带给我自信,在工作中也更受欢迎,对我的业绩会有微妙的影响。颜值会是优势,绝对会。”

高颜值获隐性收益,不是秘密的秘密

很多企业会要求合作的猎头公司帮他们选择高颜值的候选人,一般对女性颜值的要求多于男性,大多涉及一些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岗位,比如销售、前台、人事、媒体关系、总裁助理等等,专注猎头业务的北京亿聘世纪管理咨询公司CEO王广元告诉猎聘网。

这些企业会很看重应聘者的身高、体重和个人照片,有时候为了更符合他们的要求,猎头还需要跟求职者视频,王广元表示。

“这些要求对外都不会明说。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同等条件下,企业会选择颜值高的人。”王广元说,“毕竟,这些岗位代表企业的形象。颜值是候选人的附加值,但有时会起决定性作用。”

高颜值不仅在录用的时候有优先权,在公司内部,还会有些不成文的特别优待,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品牌总监姚远明(化名)告诉猎聘网。

“在科技类公司,长得好看的女孩子会有特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同事间的配合上。”姚远明说,“上级领导对他们的宽容度也会放大。”

王梦云(化名)是北京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板,她告诉猎聘网,她喜欢招颜值高的员工,在升职加薪的时候,颜值高即使能力稍差的员工也会被优先考虑。

“颜值高确实很加分,第一印象好,看着也舒服,会给人训练有素的感觉。”王梦云说。

外貌协会遍布全球,颜值不够整形来凑

职场上高颜值带来额外的优势和回报的现象不仅在国内存在,在世界范围内,这几乎是个普遍现象。

据《环球》杂志报道,2013年,韩国著名就业网站Saramin调查了273名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其中84.2%的受访者说他们选择候选人时会受到对方相貌和着装方面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曾总结很多研究报告后指出,在英美,工作收入中存在着10%到20%的“美貌溢价”;在需要与顾客或客户接触的工作中,这种回报率更高,它最多能使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收入增加数十万美元。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引用1990年代的一项研究,里面提到英俊的男性比相貌一般的男性收入高17%,但女性的“美貌溢价”只有12%。

人类对于高颜值的追求直接推动了美容业的繁荣。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美容外科治疗(含手术及非手术类)总量为2300万例,美国外科治疗手术总量位居第一。在整形外科医生最多的国家中,中国名列第三。

北京一家知名医疗美容公司的市场经理张大涌(化名)告诉猎聘网,他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是上班族。他认为,人们对美的追求一方面是天性使然,一方面是现代影视、媒体热衷包装各种国民偶像,从而引起不少人争相追捧和模仿。

“整容对职场新人帮助最为明显。人们对新人没有太多时间相处,一般颜值高的人会让人觉得更有亲和力,更愿意与之交流。”张大涌说,“长得好是老天赏饭,这就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近年来,学生也成为整形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南方都市报》今年7月报道,学生占到广州暑期整形市场人群的五成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并且,人数每年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高颜值也苦恼,招蜂引醋理还乱

高颜值让郭临风春风得意,但也让他备受苦恼。

“客户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你的帅,而不是专业。”郭临风说,“我希望客户感受到的是我的真诚和专业,这才是赢得客户的核心技能。”

更让郭临风尴尬的是,他的一些已婚或未婚的女客户有时会给他一些明示或暗示,有的当场表白,有的要晚上跟他约会。对这种情况,郭临风一般都选择不回应。他认为自己两次不回应,对方就该偃旗息鼓了。如果是那种骚扰不断、比较极端的女客户,他的回应也很决绝:“我不会对发生的任何事情负责”或者“我没有性能力”。

郭临风的妻子一度因为丈夫的颜值和他的工作对他很不放心,经常检查郭临风的手机、账户和车载记录仪,这让郭临风感觉“很不舒服”。发现丈夫并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后,妻子对他才放心,将以前的频繁检查变成了现在的突击检查。

在英国,甚至有人因为美貌而无法在职场工作。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7月报道,拥有理学和医学研究博士学历的33岁英国女子劳拉·费尔尼在本国一个实验室工作三年后,因貌美被迫辞职,靠年迈的父母接济生活。

费尔尼说她的男同事只对她的外貌感兴趣,经常在她办公桌上留一些“浪漫的礼物”或者邀请她一起出去,这让费尔尼感觉“很下流”。她的女同事们发现她很能干后,对她从嫉妒变为忌恨。费尔尼这样总结自己的职场遭遇:“都是太美毁了工作。”

能力强是王道,颜值不能承桂冠之重

“有些特殊的职业、岗位,例如演员、形象大使这类个别情况,对颜值有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颜值并不适合普通的就业领域。”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周伟教授告诉猎聘网。

“普通就业领域招人的时候,求职者的岗位能力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颜值与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对劳动者以该标准进行区分是不合理的,这在法律上是一种外貌歧视。”他说。

高颜值在华人文化圈更加受到重视,跟华人文化讲究形式主义有关,周伟说。

“人都有爱美的心理,但如果把这种个人心里的审美偏好,外移到劳动就业工作岗位上就不合理了,也不便于展示企业文化形象。”周伟说,“毕竟,企业最终提供的是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修炼内功上,只看外表是对人才的浪费。”

据周伟介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反歧视法律中有禁止歧视劳动者外貌的条款。在美国,这样的法条可以被归类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条目中进行审查。在韩国和台湾地区,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雇主歧视劳动者的身高和长相。

因为高颜值而喜忧参半的郭临风告诉猎聘网,他在招聘下属的时候不会因为颜值的高低而对候选人有区别对待。他举例说自己曾经有位同事,颜值不高,但是因为勤奋也取得和他不分伯仲的好业绩。

王广元在自己的猎头公司内部对颜值没有要求,他说自己最看重的是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敬业度。

认为高颜值有优势的姚远明也承认,颜值只是附加值。

“长得好看而能力不行的人,照样会被辞退;长得不好但能力强的人,一样会受重用。”姚远明说,“对公司和管理者而言,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用人考核指标。”

事实上,很多高颜值的人明明能靠脸吃饭,但都很重视提升自己的才能。

被誉为“奥黛莉·赫本第二”的以色列裔美国女演员娜塔丽·波特曼在2011年凭借电影《黑天鹅》摘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桂冠,她不但在荧屏上有过人的天赋,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今年34岁的波特曼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至少通晓五国以上语言。

《广州日报》今年4月报道,台湾影视明星吴奇隆入读北大光华首届“创业班”,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对此,吴奇隆的宣传负责人任小姐回应媒体说:“这次绝对不是玩票,也不是和土豪做朋友、搞社交,他就是想实实在在多充电,这些年他除了拍戏,也涉及很多领域,比如运营游戏公司、做出品人、做影视产品衍生品的商贸公司,在专业管理上也需要更进一步,他自己也有很强的求知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2011年在同济大学演讲的时候,谈到相貌与成功的关系。他说,如果说一个人的相貌和成功有关,那就不会有马云和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