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人二人台的发展及传统剧目
河曲素称“民歌海洋”。明代就“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二人台即为其主要内容。现今流传下来的剧目有70多个,牌曲70余首。因基作者、演出者、欣赏者俱为喝黄河水、吃酸捞饭长大的普通劳动者,故二人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人民性,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二人台究竟源于何时?《打后套》一剧中唱道:“大清国出真龙,乾隆爷爷把基登,登基后出了戏一宗,这宗戏出在山西凤凰城”。《河曲县志》载:宋太平兴国年间,建火山军,后改火山县。金改称隩州、河曲县。故治即在今旧县村。直到清乾隆二十九年,县治才迁河保营。而旧县城依山临涧,蜿蜒曲折,形似“凤凰单展翅”,故有“凤凰城”之称。“这出戏出在山西凤凰城”,即指河曲。二人台的代表作《走西口》有唱词曰:“家住太原府,爹爹名叫孙朋安”。而河曲在明、清两代隶属太原府。还有:“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第三天翻坝梁,两眼泪汪汪”,将河曲到内蒙的路线、店口说的非常准确.乾隆登基是1736年,二人台《种洋烟》说得是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的事,而《走西口》的咸丰正五年,是在1855年。由此可知,至少在200年前就有了二人台的雏型。
据《绥远通志》记:“于是内地人民之经商懋迁者,务农而春出秋归者,亦皆由游动而渐近为定居……。凡经属近边诸旗地,已蔚为农牧并管,蒙汉***居之乡”。河曲艺人奔走内蒙、陕西,卖艺为生,“打玩艺儿”于是传播于内蒙等地。象樊六、樊二仓等后皆成为誉满内蒙的名演员,更早者则有“老百灵旦”、“锁锁旦”等人。此皆河曲艺人定居内蒙者。内蒙亦视他们为二人台的祖辈。
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座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6个阶段。
(一)“打座腔”
二人台由民歌发展而来。最初的也是最简单的形式称“山曲儿”,人民即兴创作,隔山对唱,不拘形式。后渐至以笛子、四胡伴奏。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座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座腔”。打座腔最早产生于唐家会、河会,时间在清道光以前,著名艺人有张三堂等。由于歌手们在演唱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加以表情动作,打座腔便渐发展为“打玩艺儿”。
(二)“打玩艺儿”
“打玩艺儿”的名称来源于“社火玩艺”。“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春节文娱活动形式的总称。包括“打玩艺”、“耍玩艺”、“社火”三种类型。凡带音乐的表演形式如秧歌、高跷、小车、道情、二人台、八音会通称“打玩艺儿”。纯舞蹈性的表演形式如龙灯、旱船、狮舞、竹马、抬搁、柱搁、活轮舞、拉碌碡、哑老背妻等通称为“耍玩艺儿”。凡是灯火发亮的形式如花灯、焰火、九曲灯游、炭火龙一类,通称为“社火”。
民间历来有逐家逐户串院子转火龙娱乐习惯。诸种娱乐形式中惟有一旦一丑,连丝弦班子也不过六,七人的“玩艺儿”,能进入每户院内表演。所以很受群众欢迎,渐至“打玩艺儿”一词被其专用。
咸丰元年正月,唐家会张兴旺等串院演出“红云”、“庆寿”等节目。此后巡镇“马王社”、五花城“西瓜社”、城关“河路社”等亦俱摹仿推广,“打玩艺儿”于是盛行。
“玩艺儿”班串院演出,主人总要以“油食”、水果、烧酒招待,俗称“串院礼”。
(三)“风搅雪”
光绪九年,唐家会三官社组织道情班和“玩艺儿”班同台穿插演出,人称“风搅雪”。这是二人台第一次登上戏剧舞台。此种形式的演出,活跃于山西、陕西、绥远三省交界地区,直至民国初年。唐家会村有邬圣祥,记录、整理过《小寡妇上坟》等几个二人台节目,专供演出。原本今尚存。
(四)“打软包”
“打软包”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的演出班子。每班不过10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袱。故称“打软包”。班主称“出当子”,搭班人称“入当子”。此种演出很少上舞台,多是“打地摊”形式。赶古会、赶庙会,赶“事业”(婚丧大事),赶“时节”(如割洋烟、跳粮仓等),逛渡口、宝局、商号、大店,在街头、院内、大厅,有张高桌便可演出。演出报酬有的给钱,有的给粮食、瓜果、食物等。演员按演出水平,服装道具按数量质量各自评定股份,按月或按季分红,称做“开股子”。给达官贵人演出,有时另得点“赏钱”。
清末至民国,比较著名的“打软包”班子有:李铁锁、燕八十二、菅二毛、樊二仓、樊六等的班子。他们活动于晋西北、绥远等广大地区,并大批收徒传艺。同时又发明了“抹帽戏”的形式,由一个演员通过换头戴方法扮演几个角色,出现了多人演出的戏剧,如《小寡妇上坟》。
(五)业余剧团
解放后,二人台获得了新生。四十年代,全县有30多个业余剧团,除演出传统节目外,还演出了《小放牛》、《查路条》、《口袋》、《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移植和自编节目。并和“七月剧社”多次同台演出。最出色的为岱岳殿业余剧团。该村青年李法子、三候眼等人在解放前即拜师学艺,自组“打软包”班子演出。1938年曾得过傅作义将军部赠送的军衣。1939年去绥远途中遭土匪抢劫散伙。1944年又同当地驻军建立了“军民友谊业余剧团”进行演出。1947年改名为“贫农文化站”,为土改进行宣传。1953年,又以李法子为首组成10余人的“娃娃班”,参加全县会演,获得头奖。该团的“娃娃”演员后皆成为河曲二人台剧团的骨干演员。
曲峪、楼子营、旧县、坪泉、南元、北元、五花城、巡镇等业余剧团也都办得较好。
1953年秋季,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9位同志,莅河曲采访,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辑》。河曲从此有了“民歌海洋”、“二台人之乡”的称誉。次年8月,举办全县第一次二人台、民歌会演,参加演员170余人。省歌舞团、省电台文艺部派专人观摩指导。此后全县兴起二人台热潮:“夫妻班”、“姊妹班”、“父子班”、“娃娃班”***有40余个。
1955年春,河曲二人台代表队参加了省、区民间艺术会演,载誉而归。
(六)专业剧团
1956年秋,县政府批准成立了河曲县二人台剧团。先驻巡镇“三官庙”院,后又迁河会村。有演职员***27人,内有原岱岳殿团15人。1957年4至5月,剧团一行15人先后参加了地区、省和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在京受到周恩来、朱德接见并合影。苏联友人赠送了列宁勋章。《珍珠倒卷帘》被评为优秀节目。
此后除传统节目外,还移植其它剧种节目如《三月三》、《木匠迎亲》、《智取威虎山》、《洪湖赤卫队》等大中型节目20余个,路子越走越宽。
l964年3月,二人台剧团转为忻县地区文工团,全团人员调往忻县。
“文化革命”十年,二人台剧种受到批判,在舞台上绝迹,许多有名演员被迫改行。
1976年8月至l978年9月,县委在城关中学和曲峪学校附设艺校班,有二人台班两个。1977年成立县剧团,***一团二队,内二人台队20余人。1978年恢复传统节目演出。1980年单独成立“二人台歌剧团”,有演职员***30余人,赴太原、晋中、呼市、包头及邻近省、县演出,颇受欢迎。
二人台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民间艺术家。清代有李有润、张兴旺、李占存,俱为唐家会人;民国和解放后有樊贵作(“老百灵旦”)、樊二仓(“小百灵旦”)、樊六(中国剧协会员)、菅二毛(“芝蔴旦”)、任爱英(女,中国剧协会员)、许月英(女,中国剧协、音协会员)、尹占才(中国剧协会员)、张美兰(女,中国剧协会员)、吕桂英(女,山西剧协理事)、贾小秃(唢呐演奏家)、李有师(工老旦)、邬满囤(笛子演奏)、杨英耀(女)、苗俊英(女)、王掌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