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读书笔记|论平凡的世界(3)写作特色——语言特色

275读书笔记|论《平凡的世界》(1)人物关系结构图

280读书笔记|论平凡的世界(2)写作特点——人物塑造

读点经典,认真写点读书笔记,这是我2017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接连写了几篇,有点上瘾了。因为每次写完,我总是像喝酒一样开心。原来经典是有后劲的,演绎的过程很过瘾。

关于《平凡的世界》,上一篇文章已经大致概括了人物塑造,所以这次我就说说对语言的掌握。

二,语言特点

再看《平凡的世界》,如果判断正确的话,故事中描写的地域应该是陕西的某个地区,因为作者路遥是陕西人,而书中描写的场景一直位于黄河流域。网上也有猜测,湟源就是黄土高原。根据书中的几个重要坐标,推断山川城楼大致应该是延安。

因此,作者在书中所拾得的地名、谚语、民歌、史料、方言,就不必赘述了。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一本书的语言要有生命力,不仅仅是在普通人能注意到的这些点上,更是在细节描写上。对地域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对时代特征的细致描述,使文章的感染力倍增。

以下节选部分段落举一些例子!

(孙)他弓着高大的身躯,心不在焉地望着东拉河对岸漆黑的苗坪。这座山还是和他年轻时一样,高一尺,低一丈。但是他老了,更无能了...

这种“不高一尺,不低一丈”正符合孙的身份。他没有太多的文化和交往,却充满了无奈。山没变,世道变。他的无奈全在这九个字里!

是啊,这是命运。就像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还没收割就被冰雹打了。你能后悔你的努力吗?

这是农民的语言,因为他们的世界都是庄稼和农事,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工作。使用这种语言时,句子是多么生动啊!

在大川路,风特别大!

看到这里,好像风直朝我吹来,我感觉到了力量,却想不出任何词来代替...

星星越来越密,像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面布满了银钉。

比喻,是恰当的,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独特的地域特征。

生活的剪刀是多么无情啊,他们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剪裁每个人的命运!

栩栩如生,好像就是我面前晃动的剪刀!

女人们头上戴着白毛巾,换了衣服,头发用木梳小心翼翼地蘸了口水,弄得乌黑发亮;

那时候我就是要“流口水”,我看着就笑了。多么明亮的景象啊!

但秀莲恰恰把这个“毛病”用到了他身上;现在不洗脸不烫脚都睡不着。放他的!

这最后三个字让整个句子瞬间鲜活起来,语言的节奏就在这里!

把黑夜留给鬼,白天应该属于人...

这句话出现在孙少平高中毕业的时候。郝红梅犯了一个荒谬的错误。孙少平挺身而出,填补了这一空白,展现了非凡的青春活力。那个时代是1977年,那个特殊的时代刚刚结束。一切都会有一个暂时的新开始,这是有意义的!

一个亮闪闪的镀金钥匙扣系在腰带上,在底蛋上呈弧形,另一端放入裤兜;当你走路的时候,钥匙在里面叮当作响。

细节是多么生动和现代。真的,我们年轻的时候,这很时尚。看到“底蛋上有个弧形圈”我们都忍不住笑了!

……

以上例子是第一部分的部分句子,第二、三部分不再列举。

沈从文先生说,写作越忠实,就越成功。

是的,这种忠诚是一种简单的力量,让文字更有穿透力。这种穿透力并不会因为时代和地域而让人产生距离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应该说,这本书的修辞不一定华丽,甚至因为年代久远偶尔会有“土里土气”的感觉,但正是因为这些细节的语言感染力,人们总是时不时地拍手称快,不禁感叹作者在创作上的努力。一部好的作品,持久的生命力,就在这里!

365天100字正文# 201700622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