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第一部历史小说,第一部文人小说。甚至在明清时期被称为“第一书生之书”。以下是我收集的三国演义作者简介。欢迎阅读收藏。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罗贯中,原名罗彩本,江湖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出生在元末的社会动荡中。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认同世俗,参加了反元起义。明朝建立后,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天罗贯中署名的小说有流行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唐五代史传》、《隋三魔传》。通俗的《三国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它“言不深”,宏大的结构描写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关羽等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们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渴望。这部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很多艺术天赋。除了小说创作,还有杂剧赵太祖的龙虎会。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经典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出生地,一直有山西太原、山东东源、浙江钱塘、浙江慈溪等多种说法。20多年的学术争论一直没有定论。在中国古典文史领域颇有建树的孟繁仁,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在元末明初中国发现的《续录鬼书》史料中,对罗贯中太原籍贯、罗氏绰号、性格、著作、行踪的记载,是确定罗贯中籍贯的重要材料。他在太原市清徐县农村发现的罗氏家谱及其后裔,经考证出自罗氏家族居住的“唐后五代”。罗贯中原名“罗彩本”,后称“罗本”,有“贯”字。这本《罗氏族谱》最早编纂于明代穆宗隆庆元年,历经多次修订,由第二十二世罗氏后裔罗立中保存至今。毫无疑问,罗贯中出生在太原清徐。孟繁仁反复阅读《三国演义》和其他罗贯中的作品,发现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作者的许多故事,其中有大量清徐地区特有的方言俚语,更加坚定了他的结论。又研究太原郊区晋阳古城遗址史料,考证古代唐尧初迁太原,留名“唐成”。晋安在公元前497年前重建晋阳;李唐太原起兵及“唐王朝”的建立、北宋初期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对太原城的破坏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对罗贯中文学创作的影响,证实了他对罗氏故里的发现。

主要工作

剧本:赵太祖的龙虎会,忠孝的连环劝,张三平的哭哭啼啼。

小说:与施耐庵合著的《隋唐演义》、《隋唐五代演义》、《隋三魔传》、《粉妆楼》、《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

文学特征

罗贯中被誉为中国张卉小说的鼻祖。他的张卉小说以章节和标题叙事为特色。每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段落整齐,但又从头到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已经分了卷和标题,内容也很有讲究。今天看到最早的嘉靖仁武(1522)刻本《通俗三国演义》,每个书名都是单句七言。他和施耐庵合写的《水浒传》的书名,每次都是两句,大致是对偶。他的张卉小说除了分章之外,还保留了宋元剧本中的开篇诗和结尾诗的体系。正文往往以“说华”二字开头,往往在情节展开的关键时刻结束。用的是“想知道下次会怎么样”这句话,中间引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场景或赞美人物。

他的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上也日趋成熟。其作品的文学特点是:写一本书的过程由集体编撰变为个人原创;从借用历史演义、寓言到直面现实、关注人生的创作意识;表现主题从关注盛废之战等国家大事,到关注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到普通的平民都有;典型的造型从突出人物性格到用多色彩、动态的笔触描绘人物性格;剧情结构从线性流动变为网络交汇;小说的语言由半文盲、半文盲向口语化、方言化转变;等等,都足以说明罗贯中的张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为明代中后期白话短篇小说的兴盛及其更加精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贡献的作家。他的许多小说都是以乱世为背景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写了其中的三个。除了《三国演义》之外,还有《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三魔传奇》等作品,他也参与了《水浒传》的编撰和创作。他还能写歌曲和歌词,他的杂剧为今天所知,包括宋太祖龙虎风波,忠孝之子的连环谏,张三平的哭无,但后两个已经失传。罗贯中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大动荡,目睹了现实的纷争,对人民悲惨的生存境遇和理想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写小说的动机,一方面是“不要一时太过泄愤,要趁四年之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当时评书艺术中的不足,为民众和说话者提供一个好的、方便的剧本。他从社会和文学的需要出发,进行了扎实创新的工作,收集、整理、充实了几部在人民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小说资料。罗贯中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完成了从“故事化”阶段向长篇的过渡,翻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罗贯中的艺术造诣首先得益于他对史料的熟悉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他吸收了陈寿《三国志》的优点,取得了民间书《说三分》的精华,收集了几百个故事。他对数百位皇帝、将军的姓名、性格特征,甚至很多人物的社会关系、历史命运、仕途都了如指掌。这种向博纳广泛学习、生动记忆的努力,是罗贯中纵览百年历史、集全世纪之大成的基础。

矛盾冲突是历史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可以用它来制造动力,表现人物的动作,推动故事的发展。罗贯中的一个强项就是善于造势。制造紧张局势作为矛盾和冲突的动力。

罗贯中最擅长写战争,《三国演义》上百场战争都写得各有特色,没有任何重复。赤壁之战,写得特别漂亮。赤壁之战的第一个特点是两国交战,三方卷入;有大量的军事活动和大量的外交活动,三国时期的主要谋士和将领都被这些活动所吸引。第二个特点是,推动和解决矛盾的方式是斗智、割据,而不是对抗。作品中大量的描写和叙述都是文学战争而非军事战争。第三个特点是时代特征。赤壁之战之前,军阀混战,赤壁之战的战火烧光了三国半个世纪的历史。第四个特点是地理特点。曹操和孙权两边,中间隔着一条长江。长江高悬天际,厚积薄发,无边无际,或多雾,或狂风暴雨。于是战争双方都在这条大河上大做文章。这条大江的阴晴不定,时刻影响着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第五个特点是多重矛盾的交叉,包括敌我矛盾,比如曹操企图灭孙权,盟友内部矛盾,比如周瑜企图杀诸葛亮。有明显的枪,背后捅刀子,勾结,背叛,正义和阴谋。第六个特点是矛盾斗争的结果出人意料:最强的输,最弱的赢;拥有最多士兵的人损失最大,拥有最少士兵的人收获最多。

罗贯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永远容光焕发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几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印刻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中。

情节曲折新颖,语言个性化凝练,这也是罗贯中历史小说的一大特色。

发展

扩展数据

罗贯中一生多事之秋。他对中国周期性的大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对生产力和文明的巨大破坏,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切身的观察。他总结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对中国历史上治乱周期的准确概括。

蒙古人灭了宋朝,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而元帝国却没能解决外族政权汉化的瓶颈,稳定的日子不长,很快就陷入了大动荡。

元末农民大起义,史称“红领巾起义”,爆发于郑铮十一年。在此之前,为大起义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的祆教、弥勒教和安百里教已在民间流行多年。元四年(1338),彭和尚、周在袁州起义,五千多农民起义。“马甲都是佛书。”

最开始的时候,小规模的起义和暴动已经遍布全国,仅北京南部就有300多起起义。

罗贯中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于1351年在颍州升起大义大旗时,徐州濠州的芝麻李、彭达、郭子兴相继起义。长江流域的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也借红巾军之名发动起义。

一时间,隋末全国各地出现了“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反烟”的景象。红巾起义几乎是汉末黄巾起义和隋末瓦岗寨起义的重复或复制。

此时,正值弱冠之年的罗灿关中如何置身事外?他一定是在观察现状,寻找机会。他的家乡山东东平及其以南的运河两岸地区是叛军和政府军交战的重点地区。这可能是罗贯中长期留在江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士兵死了,往往就毁了。在战争中,命运最糟糕的总是普通人。据葛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末年大乱,全国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3500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引起的动乱,使全国人口从6000万减少到2300万。隋唐之乱,总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2500万。宋元之乱,宋、金、西夏组成的中国总人口从654.38+0.45亿下降到7500万。

罗贯中经历了元明之乱,全国人口从9000万下降到71.6万。在曹操的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的悲情场景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