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队形简史

所谓雁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向后呈阶梯状排列的战斗队形。前锋呈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延伸,是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后方防守薄弱。后向布置是倒“V”字形,是为了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如果两翼是机动性强的骑兵,在休息时可以得到中央步兵的保护和支援,还可以起到攻击骑兵的作用,增加突然性。亚历山大在印度的战斗类似于这样的阵型。

钩形阵,钩形阵的正面为方形阵,两翼向后弯成钩形,保护侧翼安全,防止敌人进攻后方的金鼓。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大部分旗帜和鼓声不断,模拟行军车的声音和嘈杂的脚步声。看似兵力庞大,用各种方法欺骗敌人。

可耻的是,在这项研究中领先的是日本人。我们可以在很多日本三国游戏和电影中看到孙膑的影子。

三国时期诸葛亮来蜀国平定南蛮后,蜀国军队的主要目标是曹魏的步兵和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区域以山地为主,而蜀国缺少马匹,所以诸葛亮演练了“八阵”。八阵图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就存在了。孙子有八阵图,孙膑也有八阵图《孙膑兵法》中有八阵图,东汉时广泛用于作战训练。诸葛亮从蜀中步兵为主力出发,在原有古八阵图的基础上创新实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来训练蜀军。

所谓阵列图,就是把阵列法画成图形,画在织锦、纸张、地面上或用沙石堆砌起来,形成直观的物体。这是阵列图。诸葛亮的阵法文字记载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已经失传。然而,据说诸葛亮曾经用石头建了一个阵。据说鱼肚河上的八八六十四堆石头的遗迹就是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结合诸葛亮八阵图的几句话,做了一个合理的模拟。现代军事家认为八阵图是一个群体方阵,每个八阵图都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心阵周围的八个方向。在八阵图的正中央,有将军、金鼓、直属马,这就是中阵图。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的代号。这就是唐力题中“阵数为九”的说法,所以在宋代,八阵图也被称为九军阵。

每个方向的阵列被分组为六个小阵列,中间的阵列被分组为十六个小阵列。整个大方阵有六十四个小阵,正好符合鱼腹姜磊遗址中八堆、八堆、六十四堆岩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二十四个游侠组成的小阵,一个* * *就是八十八个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人组成。弓弩手在前排,长兵器在中间,短兵器在后排(有时顺序不同)。为了延缓敌人的进攻,充分发挥弓弩手的威力,蜀军在防御中还设置了冲车、鹿角、蒺藜等障碍物。诸葛八阵属于防御阵型。好处是部署上没有软肋。当受到任何方向的攻击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大阵列。如果一个地方受到攻击,相邻的有两翼的阵列可以自动变成两翼,保护和支援被攻击的阵列。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如此复杂的诸葛八阵图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队形的完整,不允许向前跑,后退时也不要剧烈跑动。这就是唐力提问中的“过去是后,未来是前,前无速度,后无退路”所以八阵是非常保守的防守阵型。没有大败,同样很难取得大胜。诸葛亮六次出祁山,姜维也多次攻魏,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用八阵法打仗没有关系。

但我个人认为,以上只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雏形,因为依靠这样一个僵化的阵型来与实力弱于蜀数十年的曹魏抗衡而不至于大败,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与诸葛八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而诸葛八的地位是被人称颂了几千年的。而且作战区域属于山地环境,八阵更适合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会有很多变化。当位置有沟、埂、树等限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进攻的时候,应该是有各种变化的,但是由于资料的限制,要深入研究诸葛亮的八阵图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我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图,不仅仅是一个战斗队形,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把蜀军的指导思想、编制、训练渗透到蜀军之中...

然而到了唐代,李靖在诸葛八阵图的基础上编了一个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好比“六花出”的形成。中间是,前军,左军,后军,右军,右军分布在周围。

根据李的提问,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竖阵、尖阵等多种队形。这五种队形各有五变,* *有二十五变。一般可以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需要采取不同的阵型。这也是我认为诸葛亮的“八阵图”会有各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宋朝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缺乏足够的骑兵,以抗衡平原上以步兵为主力的游牧骑兵。因此,宋代是最重视阵列的朝代...但宋朝实行的是“防中”的原则。将军每次出征,皇帝都要“弄清楚阵势,规正殿势以取胜,尽己所能给纪,使遥控便宜,统帅必从,贵臣必督...为了更好地控制带兵打仗的将领,他经常在出兵前颁下总阵,并在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术。所以北宋统一后,针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自宋代以来,队形发展逐渐趋于保守。据武学典籍总述,宋军常用阵法主要有正阵、平臂阵和当朝八阵法...这是宋太宗和赵光义亲自制作并授予将军的,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平荣万全阵由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是一个十七里见方左右的大方阵(个人认为这个方阵可以扩大纵深,减少敌方骑兵机动的空间)。步兵主力部署在阵的中央,战车加强。组建三个车营,增强步兵的防御和攻击能力,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卫,掩护中央大阵..这是一个保守的防御阵型,让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可以对抗

钟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整个阵的主力...每个指骨的周长为20里(相当于360步× 20 = 7200步)。每五步为一个“陆师”,每个“陆师”由一辆大车带着,22个步兵防守,没有陆师(也就是机动预备队)。在5000人的方阵中,每个方阵使用36680名步兵。三个方阵* * *有110040人,加上240人(即观察员和王晨哨兵),总共有* * *步兵110280人...

前阵和后阵(即前后),各有两列骑兵。。。六十二个骑兵队,每队五十名骑手,有骑兵三千一百人。六十二队后,每队三十骑兵* * *一千八百六十骑兵。两个* * *纵队四千九百六十名骑兵,加上探子(侦察)四十名骑兵,共计* * *五千骑兵。前后两个* * *万人骑兵。。。

东西略成阵列(即左右两翼),各有两列。最前方一百二十五队,各五十骑兵* * *六千二百五十骑兵;一百二十五队紧随其后,每队有三十名骑兵和* * *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每个阵有* * *万骑兵,还有650个间谍,总共* * * 20650骑兵。。。

平军会战所用兵力为* * * 140903人(主力步兵110280人,前、后、左、右骑兵3650人),用于车营防御的大车有1440辆。此阵中,大军阵正面宽约十七里(各方阵正面、纵深五里,方阵相隔一里);前后各队前面六十五步,前面约十一里七十步(65步×62=4030步,相当于11里七十步);左右两阵,每队占地50步,前面* * * 17里约130步(50步×125=6250步,相当于17里的130步)...“吴京将军有何根据?按朝代八阵图,北宋所谓朝代八阵图,是指方阵、圆阵、牛阵、牛阵、冲方阵、之字形阵、轮阵、雁阵。

第八阵使用的兵力和阵型参考了李靖阵法,即每个阵由* * *马步一万四千人组成。其中步兵编成200队,每队50人,占1万人;马军80队,每队50人,共计4000人。每种阵又分为、左右、左右和黔北* * *七军,就像唐朝的军队一样。每一个爆裂中,“每十个人列一个,都是互相面对,互相继承。”“一卒占两步,一马宽两步”。《本朝八阵图》除了圆阵(因为与轮阵形状相同)外,其余都附有阵图。每张阵图中士兵的名字都沿袭了唐朝。。。图中的“驻防军”就是北宋时期的“驻防兵”(所谓驻防兵,是指这些部队在编队初期用来占据足够的区域,防止敌人冲过来保护自己,但在编队完成后,它们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编队的形状,往往由弓箭手组成。我们经常听评书或者看旧小说,经常有弓箭手射阵地,就是这个原因。图中的“前队”、“队”、“跳”、“奇兵”是北宋的内战兵、无地兵。。。图中七军的名称也沿用了唐代的军事词汇,如:北宋拓荒者、军事家尤侯钰、尤均;前军后军,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将军;左,人,即北宋大后方、大后方策府司令。

北宋时,本朝八阵图的名称叫八阵图,但由于圆阵和轮阵是同一个阵图,名称不同,所以实际上只有七个阵图。看这些八连发名、七连发图、武学总论的描述,可以看出八连发阵的名称与前代并无太大区别,但在各种阵型的排列方法上与前代有着本质的区别。古八阵图都是军队主力排列的变化,而宋代所谓的“当朝八阵图”,除了圆阵和轮阵之外,主力总是排成一个方阵来保卫周边,只是用少量的兵力,在主力方阵周围做一些象征性的变化来象征古意,与古八阵图完全不同。可以说现在这个朝代的八阵图可以说是一个变了形的方阵。。。

虽然之前的八阵图也有防守阵法,但主要的还是进攻阵法,而宋代的“当朝八阵图”,本质上都变成了新的四面防守阵法。换句话说,各阵主力依然没有脱离纯防御的模式,没有一个继承上一代部队的进攻精神。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不说与北宋采取单纯防御的保守军事思想有关。

当然这也和当时面临的威胁有关。因为宋朝与前代不同,缺少骑兵,面对强大的北方游牧骑士,所以两翼和后方方向始终受到威胁。四面八方面对防守的阵型,如方阵、圆阵,确实是防御性骑兵包抄,而古八阵主要设置为雁形、锥形,是面向某一方向的进攻阵型,侧翼的防守被大大削弱(其实个人认为古八阵被大大削弱了)。。其中各种阵法之间应该有变化的方法,但今天无法测试,而这些东西正是中国古阵的精髓。只是形而不是神,就是研究各种队形的排列和形状。。。只是我们古阵的表皮而已。。。),在没有足够骑兵的情况下,用步兵编队攻击机动性高的骑兵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形势不利时,骑兵随时可以脱离战斗,或者迂回攻击侧翼和后方方向。所以在野战中用方形或圆形阵型防守骑兵还是比较合适的。。。宋朝八阵图的错误在于我们不该花那么多钱。如果方阵能起作用,何必把事情复杂化,非要搞个不伦不类的八阵?。。看来这也是文人脱离战争实际的产物。当然,也不排除吴窑阵图不准确的可能。

宋军骑兵短缺,仅占全军总人数的七分之一,无马骑兵往往有三四个(在《李问》中,李靖主张在骑兵营中设置木马,方便骑兵训练上下马。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因为没有马还是习惯,但这可能是现代鞍马的来源)。十有八九没有马。例如,刘光世有52000名士兵,只有3000多匹战马。这显示了宋军马匹短缺的程度。。。另外宋马比较小,一般在1.36米左右,按现在的标准算不上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皇帝献过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高不压人敢骑”的马,约1.58米,而这是宋代罕见的大马。为了对付游牧骑兵,宋朝在阵型上下了很大功夫,企图抗骑野战。宋代时期,我个人认为有两种阵型值得一提,就是宋代的弓弩阵型和重叠阵型。

弩阵是发挥弩(一种用踏板串起来的弩,比用手臂串起来的弩威力更大)威力的一种阵型。分成三列,从后往前,第一排弯,第二排装箭入弩,第三排瞄准射击。使用时,第三排射出后,通过两列间隙回到第一排后面上发条,第二排进入弩后,进入瞄准射击状态,以此类推。获得持续密集的远程打击能力。叠珍是宋代四川吴氏兄弟创立的,这在《宋史》中有所发现。也分三列,刀枪持长兵在前,弓在后。

最后是臂弩或者脚踏弩。这是接近实战的要求。打仗的时候,全军都要跪下。当敌人逼近到65,438+000步时,让一个手臂弓箭手站起来射击(这是为了测距)。如果敌人能进入敌线,那么就把所有的臂弓手都派出去。当敌人接近70步时,让一个平弓手站起来射击。如果能进敌阵,那就把平弓手都派出去。当敌人拒绝上马时,海军陆战队与他展开了肉搏战。这样利用远程打击武器层层拦截防御,削弱了敌方骑兵快速移动的能力,使得在野战中抗骑成为可能。

先说明军的组建。明朝中后期,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冷兵器时代密集的队形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东南沿海地区,平原少,山地多,大规模战役打不开。面对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的劫掠威胁,他们中的许多人属于流浪儿,具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他们使用山城等武器,尤其是“跳跃战”的方法,并采用松散的队形。在遭遇凶猛的倭寇时,明军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戚继光发展了小集中大分散的鸳鸯阵,由大阵变小阵。

从密集到疏散,是一种队形的创新。12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在这个阵型中,开头有两个队员,分别是长队员和藤队员(其中一个是队长),后面是两个带狼的铣工,四个长枪手和两个矮兵。战斗时用藤牌保护远程射击武器(此时队员面向敌人,其他人形成纵队,其他人躲在队员身后)。狼铣是攻击主力,长枪用来杀人。矮兵是用来防止长兵疲惫时敌人进入或进攻的。鸳鸯阵已经成功运用于抗日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鸳鸯组是最基本的组,变化很多。

比如两列鸳鸯阵是基础阵;两个器械阵(两个武功分开)由鸳鸯阵变化而来;大三的时候,两个平行队的队形改成横队,队长拿着牌在中间,左右各一个狼铣,左右狼铣拿着牌两个长枪(其实还有其他队错开),矮个子的兵在后面。。。这是为了在宽阔的道路上作战;小三人才排成一条横线,“狼铣居中,左一长枪右一长枪,左右各一短兵一平纵队”,这是狭路上采用的阵型;一首两翼一尾阵将参演部队分为四个部分,以前者为头,正规军和进攻主力;两翼是突袭机,从后方保护头部,在适当时机攻击敌人侧翼,尾部是协同力量(相当于预备队),随时准备向任何方向增援。。。

在清朝,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军的各种布阵方法。又名卧虎阵,每当敌人来追,就退到水山阻隔的地方。在将军的命令下,旗帜突然落下,一千面旗帜抵达齐仆。千人陷地,无声无息,挽回士气。。。当敌人追上他时,已经看不到太平军了。就在他惊讶和怀疑中徘徊的时候,太平军一声号令,突然升起一面旗帜,数千面旗帜升起。千军万马闻风而动,声嘶力竭,转而向敌人猛扑,转胜为败。太平军曾多次用此阵在长沙、南昌、武昌击败清军。。。个人觉得这种阵法也特别适合在冷热兵器混杂的年代进行正面作战。因为伏地魔可以减少正面投射,减少敌人远程火器的杀伤。

太平天国用的就是这些阵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太平天国几乎摧毁了清朝的统治,这的确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编队是前所未有的,它们特别适合当时的军事和技术条件。可见太平天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气候,肯定是有人才的。

古代军阵的指挥多由金鼓、旗帜、大炮、号角、使者组成。旗帜我个人认为古代军旗可以分为四种:军旗、军旗、将军认旗、识别旗和其他。

方大,又名罗芳。呼音毛是指用牦牛尾巴装饰的旗帜,也可以指用动物皮毛和羽毛装饰的贵重旗帜。印佩是指末端有尖角的旗,多为燕尾形。这种旗帜往往是战斗一方地位高贵的全军总司令所拥有。。。总司令打仗的时候,经常在旁边盖楼。。。

这种队形在火器出现后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比如13世纪初期,季承-泗-苏采用的大鱼鳞阵是集团密集阵型,轻骑兵为先锋,大前卫、左前卫、右前卫和左右翼轮流进攻,将军率领自己的军队和后殿突击。一战末期,由于新兵种的建立,形成了由步兵、炮兵、坦克和工兵组成的战斗队形,炮兵群和反坦克炮预备队成为战斗队形中的新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和坦克在战场上被广泛使用,陆军防空和坦克防御武器数量增加。战斗队形中增加了高炮群、坦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和先遣分队,形成了多兵种多梯次合成战斗队形。二战后,一些国家的军队将火箭军和战术空降兵编入战斗队形。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国内外敌人的战斗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战斗队形。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通常编成梯队和少量预备队。攻击驻防敌时,通常分为主攻、辅攻、预备队,有时还有堵、夹、堵部队;伏击运动之敌时,分为阻击、尾攻、侧击、阻击辅助等兵力,有时还有伏击单位。解放战争时期,随着炮兵数量的增加,炮兵群被编入战斗队形。在进攻战斗中,通常采用2 ~ 3个梯队,每个梯队由火力队、爆破队、突击队、预备队,有时还有战斗支援队组成。在防御战中,通常采用两到三个梯队来稳固防御,保证主力歼灭被围之敌。

抗美援朝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战斗队形增加了高射炮群。为了满足夺取后固守的需要,在攻击山区据点防御的敌人时,有时使用3 ~ 4个梯队。在坚固阵地的防御作战中,组织了两个梯队,组织了反坦克预备队、障碍设置队和防空登陆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