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闹得最凶的

在1955年给开国将帅们评定军衔时,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名单都是经过了反复的商讨,才最终确定的,算得上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皆因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评定工作,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除了军功、资历,以及将帅当时的职务级别外,还要尽量保证我军各个系统都要有代表人物入选,也就是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个方面军,八路军三个师、新四军,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都要尽量保证有代表人物。

十大元帅的最终名单,我们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每个人都是实至名归,而没有入选的,确实在资历上都无法与这十位元帅相提并论。但是在十大元帅的名单确定前,却一度出现过陈粟之争,也就是陈毅入选还是粟裕入选的问题,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新中国一穷二白,各方面的制度也需要慢慢完善,而军衔制度,实际上也是借鉴的苏军的军衔制度,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首先要有一个大元帅,这个大元帅当然毫无悬念了,只有毛委员有资格。而在大元帅之后的元帅人选上,刘副主席、周总理、邓政委都名列其中。但是在大元帅这个问题上,毛委员却主动辞让了,他主动提出自己不要军衔。

毛委员辞让军衔后,刘副主席也表示自己不要军衔,随后,周总理、邓政委也都显示了高风亮节,都表示不要军衔了。毛委员一看既然如此,干脆彻底一点吧,他就提出了一个意见:已经不在军队工作的同志,就不要参与授衔了。与会众人一致同意毛委员的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时的元帅评选级别,其实很简单,就是时任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当时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名单是这样的:朱老总、彭老总、贺老总、陈老总、林总、聂总、徐帅、刘帅、叶帅、罗帅、邓政委、程潜、张治中、龙云、傅作义。后面四位都是国军的投诚人士,肯定不能参与元帅的评定。

剩余的十一位元勋们,邓政委和陈老总当时已经不在军队工作了,也就是说,他们符合毛委员所说的不参与授衔原则。那么问题来了,除却邓陈两位元勋,就只剩下九位候选人了,总不能弄个九大元帅吧?既然如此,那就需要从次一级的将领中,选一位进入十大元帅的名单。

刘副主席提出了自己的人选:粟裕。粟裕,出身于粤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南昌起义时是叶挺将军的警卫班长,参加起义后一度在南下的途中身负重伤,差点牺牲。但他凭借坚定的毅力追上了部队,在跟随朱总参加湘南暴动后,顺利转进井冈山根据地。

在井冈山、赣南闽西时期,粟裕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到了1934年,已经做到了红十军团参谋长了。红十军团其实是粟裕、寻淮洲指挥的红七军团(参谋长也是粟裕)与方志敏率领的地方部队合并的,为了替中央红军分担压力,红七军团东征途中在谭家桥、怀玉山先后遭到国民的追击,损失惨重,粟裕在谭家桥失利后率余部成功突围,保留了这支部队的火种。

粟裕在抗日战争时期一鸣惊人,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副总指挥、第一师师长等职务,他指挥的车桥战役、高邮战役都是我军在抗战时赫赫有名的大胜仗。而解放战争中,粟裕更是打出了战神级别的成绩,从苏中七战七捷,再到鲁南、宿北,从孟良崮战役,再到豫东战役,从淮海战役,再到解放沪宁杭,粟裕指挥华野将士对国军的打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风卷残云。

所以,刘副主席提议粟裕来进入十大元帅名单,确实是合理的。但周总理此时提出了异议,认为应该由陈老总担任元帅,原因也很简单,陈老总作为我军部队中的四老总之一,在井冈山时期就是与朱毛并列的三巨头之一,后来又担任南方留守部队的军事指挥官,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多艰苦啊,那可是随时要“此头须向国门悬”的呀,陈老总不仅功高,而且劳苦。

而且,陈老总作为新四军军长、华野司令员,是这两个系统毋庸置疑的代表人物,他要是不当元帅,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有了两个人选,一位是粟裕,一位是陈毅,谁入选合适呢?

此时,粟裕说话了:当然是我们陈军长合适。

粟裕主动辞让了,表示自己不愿当这个元帅。这其实已经不是粟裕第一次辞让职务了,算起来,已经是第三次了。当初华中军区成立时,组织上让粟裕担任司令员,粟裕表示自己不敢当,主动辞让给张鼎丞,这是第一次;后来陈老总调到中原局,随中野一起行动,组织上又让粟裕担任华野司令员,粟裕再次辞让,表示自己做代司令员即可,司令员嘛,还是我们陈军长合适,这是第二次;此次十大元帅授衔时,粟裕再次辞让,这就粟裕三辞司令的经过。

粟裕将军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毛委员也对其赞不绝口,就这样,十大元帅的名单最终确定了下来,而粟裕,则成为了十大大将之首,实至名归。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