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刀锋》有感
我觉得拉里的人生经历可以深刻而生动地体现我想要表达的自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不错的小说。
经历过战争,站在生死边缘,被战友救下的拉里,退役后对人生有着不一样的思考。
也许很多人会在某个契机下彻底改变对人生的看法。我也是。我想这是一个和朋友讨论很多哲学问题的机会。
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哲学问题:我是谁?它从哪里来的?你要去哪里?
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即使搜其一生,但不代表思考这些问题没有意义。
和拉里的困惑一样,他想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什么会有邪恶,上帝是否存在。
也许在普通人看来,思考这些千百年来没有答案的天马行空的问题,纯粹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作者和拉里的对话,能体现出拉里收获了什么,冷静,淡然,温柔,善良,自由。
至于那些人生大问题,我觉得他有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并不重要。
答案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和心灵的收获。
现实中,像拉里这样的人只是少数,而且只能是少数。遵守规则是社会的主流生活。
大多数人都会跟随前辈的脚步,上学,毕业,工作,结婚...
他们通常不会过多考虑与周围生活无关的事情,所以安稳度过一生无可厚非。
只是有些朋友不想选择这种生活。我是其中之一。
在家人和身边的亲戚朋友眼里,我应该是大多数人选择中的一员。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我应该选择做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期望我成为的样子。
其实读书多的朋友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具体原因因人而异。
很多人会在书中找到自己向往的东西,哪怕是模糊的,也无所谓。我自己的经历坚持下去会越来越清晰。
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我深有体会,觉得自己懂得太少,认知太浅。
从毕业到现在,我读的书是我大学四年读的书的好几倍。很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感觉自己在大学真的没学到多少东西。如果非要说的话,我可能只有终身读书学习的习惯,其他的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不过,我觉得很幸运。毕竟很多人不爱读书,那会是很大的损失。
小说中的拉里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他获取知识的欲望高于一切,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远超物质世界。
为了获取知识和阅读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书籍,他可以自学几种语言。这篇文章里有一段话:
伊莎贝尔:“告诉我,这两年你在巴黎都做了些什么?”
拉里:“我阅读很多,每天八到十个小时。”我还在索邦大学听课,几乎读过所有法国文学的重要作品。拉丁语我也看得懂,至少散文还可以,程度和法语差不多。当然,希腊语更难学,但是我的老师教得很好。在你来巴黎之前,我每周有三个晚上去看他上课。"
伊莎贝尔:“这是干什么用的?”
拉里:“获取知识。”他笑着说。
伊莎贝尔:“这听起来不太实际。”
拉里:“可能不实用,可能实用,但是很有趣。”你真的很难想象读《奥德赛》原著有多刺激。似乎只要踮起脚尖,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
如果你很迷茫,不知所措,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虽然读书不是万能的,但读书很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不久前,我觉得人生最大的遗憾,可能是想读的书太多,而生命有限。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执着于追求物质,仿佛追求那些不会带来生死的物质就是他们的人生使命。
只是可惜我一辈子都在忙着追求身外之物。在我的认知里,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体力和精神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就顺其自然吧。
不是不追求物质财富,而是不坚持物质追求。我也会追求物质财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实现财富自由。
但我不会把物质追求放在生活的中心,我也不会学得不够。即使我有更多的财富,我也不能满足我的欲望。
如果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增加物质财富,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无论如何,对我来说,真正的快乐只会来自精神世界。即使是物质满足带来的快乐和喜悦,也是精神上的感受。物质只是一种媒介,它本身不会产生快乐。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想象,但我深信不疑。
在小说的最后情节中,拉里放弃了他所有的财产。他认为钱只是枷锁,放弃了就是自由。
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思想水平非常高的人,选择的都是类似的生活方式,花光所有的钱,过着贫穷的生活。
但是还有一件事。在拉里寻找答案之初,正是那笔储蓄保证了他基本生活的无忧,让他安心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所以,无论你是选择走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路,还是选择自己特立独行的路,都要有相当的经济基础,不被财富所羁绊当然更好。
自由不是自由地吃喝玩乐,也不是无所事事,它更像是一种逃避。
自由是真正的精神独立,只有在精神世界里才能有绝对的自由。
我想拉里终于真正获得了自由。免费什么都没有;自由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