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评价
问题描述:
有多少说多少。
分析:
论《水浒传》的人物和结构
茅盾
《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一直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不同脸,虽然难免夸大,但书中有十几个重要人物不同脸是真的。我记得有一个笔记本,虚构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施耐庵是怎么写水浒的,大意是施耐庵先请一位画师画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画像,挂在一个房间里,日夜揣摩。久而久之,这三十六人的音容笑貌就在施耐庵的想象中成熟了,然后他就写了,于是就栩栩如生了。施耐庵发明的这种创作方法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形象,就与宣和遗风的描写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强调每天都要想办法弄清楚,有一部分是真的,虽然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写《水浒传》,那就真的是施耐庵了。然后,在他开始写作之前,他试图弄清楚的是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的赞美水浒英雄的口头文学,而不是施耐庵自己聘请一些绘画大师制作的36个人的形象。
每张脸都不一样,这是总评;单凭这句话不足以说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特点。以林冲、杨志、鲁达为例。这三个人落草前都是军官,都有不错的武功,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三个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亡命之徒,但他们最终还是成为了亡命之徒,只是他们每个人的原因都大相径庭。因为高衙内想得到林冲的妻子,林冲打错了官司,捅了沧州。面对这样的压迫和陷害,林冲只是听天由命,于是在野猪林,鲁达试图杀死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却被林冲阻止了。到了沧州后,林冲心安理得地做了阶下囚,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杀了他,他才报了仇,落草为寇。至于杨志,因为华士纲的倒台而失去官职,未能复职,落魄卖刀。他不小心杀了一个恶棍,所以被军队开除了。不料他却成了梁中书门下的一名军官,最后被迫逃离江湖,落草为寇。只有茹达,他的经验是“主动的”。起初为了救人,官做不了,出家了;后来为了保命,连和尚都做不到,只好落草。《水浒传》从三个人的不同经历来刻画他们的性格。不仅如此,《水浒传》还从三人不同的意识形态上说明了三人不同经历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当官。“封妻荫”的结果,付出了所有的关爱,还是一无所获。林崇安坚持自己的主张,逆来顺受,结果被迫无处栖身。只有鲁达,没有后顾之忧,敢做敢当,从来没有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然同情他的遭遇,但是我们鄙视他这个人。对于林冲,我们充满了同情,但对他的理解不够深感遗憾。对于如达,除了赞美,我们无话可说。水浒传就是这样通过它华丽的形象让我们对这三个人产生不同的感情。不仅如此,《水浒传》从意识形态上说明这三个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后杨公之孙”,所以做官念念不忘,“封妻之影”。只要有官员去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身于枪杆子教师家庭,是个小资产阶级技师。他有正义感,却安于现状,被逼走下坡路,下不了决心。至于鲁达,他没有亲戚也没有理由,是个光棍,没有财产。他是一个出身贫农或工匠,靠军衔晋升的军官。《水浒传》并没有描写这三个人的出身(只是在杨志寇自己坦白之后),但是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他们的阶级成分是处处紧扣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出发描写人物的立场和行动,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最大特点。
其次,《水浒传》对人物的描写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是由人物本身的动作来说明的,作者绝不做评论。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现的时候,都是突然出现在别人的事件中间。鲁达的出现是在史进找王教练的事件中。林冲的出现是在鲁达练武的时候,杨志的出现是在林冲找军阀的时候。这三个人物出现时,除了对其外貌的简单描述,没有一个字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也没有一个字描述他们的品行;他们所有的故事和品行都是在他们后来的行动中逐渐显露出来的,直到他们主要故事的结尾,我们才完全认可他们的故事和性格。就像一个人从远方来。一开始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外套还是短外套,然后看清楚他是胖是瘦,然后看清楚他是方脸还是圆脸。终于,我们看清了他的眉眼,甚至他的音容笑貌:此时,我们看清了他的一切。《水浒传》就是用这样一种由远及近的方法来写人物,所以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就到此为止吧。先说水浒的结构。
从全书来看,《水浒传》的结构是不有机的。我们可以把几个主要人物的故事编成独立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没有分离感。但从一个人物的故事来看,《水浒传》的结构是严谨的,甚至是有机的。至此,可以证明《水浒传》在还是口头文学的时候,是一大堆母题相同,但又相互独立的故事。
这些独立自成体系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总的来说,第一,故事发展环环相扣,但密密麻麻,摇曳生姿。第二,善于运用多变的手法,避免直白的叙述。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林冲的故事,从岳庙烧香到落草水泊,共有五章。故事一开始就提出了决定林冲命运的问题,从此一步步向高层发展,但这条发展线不是竖着紧的,而是曲折的,松着紧着的;流放沧州的决定是整个故事中间的一大段,但不是顶点。顶点是上梁山,林冲的故事到此结束。在这五本书里,在写作方面,我尽我所能让读者愤怒,让读者破涕为笑。我只是为林冲感到高兴,马上就为他担心。甚至故事中的插曲(如林冲、鲁豫、柴进和与洪的较量)也不是直截了当的。这段话里,林冲先到柴进庄,柴进不在。林冲很失望,但在路上遇到了柴进(柴进出场的经过是多姿多彩的),然后和洪一争高下。林冲短短的比武插曲,虽以千余字收尾,却是何等错综多变。他说他要搞个锦标赛,但是他没有比。他先吃了酒,真的开始比武,但他是半真半假(洪)的(林冲)。于是柴进把银子做了叫解差开枷,用大锭银子做注。最后是真的,结尾只有一百个字。但这几百个字真的是言简意赅,铿锵有力,形象地描述了林冲武功的高强。这短短的一千多字也刻画了柴进和洪的面貌,笔墨经济到了极致。再看看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 * *只有三本书,15600字,前后三段:卖刀,当官,落于出身阶层。
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不一样。林冲的故事先把整个故事提出来,然后一步步发展到顶点。而杨志的故事,却在挫折、成功、幻灭三部曲中总结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 * *在中间。在权贵高俅,杨志是倒霉的,但在另一个权贵梁中书,杨志从一开始就高升了,看似一帆风顺,但在权贵门下却并不容易。奴隶之间是有派系的,他们经常互相争斗。梁中书的用人无能,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岗上的杨志必定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的逻辑是通过一系列正反螺旋达到顶峰的。杨志一行还没出发,吴用就布下了圈套,书里写得清清楚楚;相比之下,则是杨志的精明对策。读者此时迫切需要知道的是,吴用等人是“软拿”还是“硬拿”这个10万美元的金球。如果“服软”,怎么能躲过杨志精明的眼神?这个谜团直到故事的结尾才被揭开,结构的纵横开合就是这样造成的。
以上是对《水浒传》人物和结构的粗浅看法。如果你想学习水浒传,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自然,《水浒传》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比如人物对话中经常使用当时人民的口语,让我们感觉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再比如动作的描写,在纸面上生动活泼,只有寥寥数语。.....这些都应该研究,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传》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过这篇文章重点是如何塑造人物,架构大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他方面。)关于这一点,我的偏见是《水浒传》比《红楼梦》好;虽然在整本书的结构中,《红楼梦》比《水浒传》更接近有机结构,但如上所述,《水浒传》的结构也是有机的,把某个人物的故事作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