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2》原作者常书欣指责改编失败。
几乎所有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会受到原著党的批评,而当这部剧走红后,原著作者很可能会批评它。不是,《余罪》原著作者批评《余罪》第二季脱离原著了!
据悉,悬疑犯罪网剧《余罪》近日成为网络名人。自5月23日爱奇艺上线以来,网站累计播放量超过6543.8+0亿次,豆瓣评分一度突破9.0。Zray,一个童星的扮演者,凭借演技获得了实力派的好评。
趁热打铁,《余罪》第二季也于本月12上线。就在人气飙升的时候,《余罪》原作者常淑馨挑起的一场口水战给这种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恢复
作者抱怨编剧没看小说。
或许是高潮与低谷,余罪第二季豆瓣评分跌至7.1。同名网络小说《余罪》的作者常书欣也在媒体上公开抱怨第二季不好。第二季很可惜,逻辑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法掌控,犯罪推进的细节也很混乱。
本来这个故事叫《阴谋暗战》,一夜之间消灭了所有罪犯。现在只能叫“傻逼傻逼”。他还尖锐地指责编剧不应该看小说,而是自己拍的。
此言一出,早前看过小说的原著编剧们立刻跳出来为原著辩护,将第二季的滑铁卢归咎于没有忠实原著,编剧们随意改编。常书欣说,第二季播出后,他的微博里每天都有上百条观众的留言,几乎都是吐槽,于是他站出来投诉原著。
他介绍说,原著中的许警官虽然冷酷无情,但却是正统的,无可指责的。但在这部网剧中,许的职责、信念和忠诚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余罪的一些内涵也没了,转型太生硬。常淑馨说,观众吐槽最厉害的情节是,罪犯在卧底时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和父亲当面对质。余罪的身份根本查不出来,更别说他的父亲了。第二季用喜剧风格做刑侦剧,简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抵抗
小说的卖点就是拍不出来。
常书欣言辞激烈的炮轰,让与该剧余罪无关的中国广播协会编委会秘书长于飞忍不住抱怨起该剧的编剧来。
于飞也是一名专业编剧,他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个的公开文章。小说《余罪》很好看,但是原作者骂了编剧,可能会让原本为你工作,为你扬名,为你催生IP价值,并为此背黑锅的编剧。
在于飞看来,作者不应该忠实于原著小说《余罪》,因为小说中有大量展示犯罪手段和犯罪过程的内容,在改编时必须避免。
《余罪》总策划于淼也表示,原著中有很多情节不适合在影视剧中具体展现,比如心理活动、涉黄暴力、残忍的犯罪手段等。为了避免政策风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他还透露,其实前两季的剧本都是同一个编剧团队写的,一次写了六个月。
于飞直言,小说吸引粉丝阅读的卖点过不了影视审查。一旦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时候去掉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空壳。
专业编剧还需要在尽可能保持原著风格的前提下,为剧中人物设定合理的剧情发展方向。其实难度不亚于原创,相当于把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不会有原创方来指责你还原不足。
扩展
适应矛盾和隐藏的定时炸弹
从表面上看,这场余罪引发的骂战,是一部作品的改编之争。事实上,这种矛盾早已隐藏在整个影视行业,成为令人担忧的定时炸弹。
之所以愿意出来谈这件事,说到底是因为担心这样的对抗会导致原著作者和改编编剧之间的合作关系破裂。于飞透露,这两年国内影视圈盛行网络小说改编,但国内专业的一线编剧只有四五十个,能为IP改编服务的优秀编剧没有那么多。
业内也出现过原作者直接写改编的情况,但编剧行业本身需要一定年限的专业训练,有行业门槛。不是所有小说家都能成功转行当编剧的。于飞补充道,曾经有雇主为了让作者更容易直接当编剧而购买了一部作品的版权,但修改后的剧本根本无法使用,所以他不得不重新创作,找专业编剧来改编。
面对拥有大量粉丝的IP作品,编剧改原著、多改还是少改,是一个棘手的问题。IP剧《华》的改编相当成功。作为一名编剧,饶俊透露,他的经历取决于编剧和原著作者之间的沟通。
他和《华的作者鲜是高中同学。我和曹保果合作的时候,我负责初稿,她负责修改。这种方式既能发挥我作为改编者的作用,又能保证小说通过果的还原。尤其是人物性格,原著作者的拿捏是最准确的。
饶俊说,在他有了类似的经历后,他在改编其他剧时也遵循了类似的工作习惯,比如《芙蓉花美月谈》、《醉玲珑》等。
如果原作者能参与剧本的改编,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于飞承认,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矛盾,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小说作者都愿意在剧本上花时间,很多作者只是把自己的版权当店主卖了。
于飞建议,如果作者真的很在意作品的影视还原程度,其实可以在与剧方签订版权合同时,把阅读剧本、参与改编过程的要求写下来,但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了监管权,那么就不要那么blx,对编剧多一些理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