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代的故事介绍(这么平淡的演技+智商脱线的故事)
《创业时代》原著是同名小说,豆瓣评分只有7.0。
豆瓣对原著小说的短评中有几条评论认为剧情扭曲不像真实的职场。
《创业时代》剧版依然有明显的扭曲情节。
周一围是一家外资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月薪两三万元。他试图自己写一个新的手机软件,却被老板斥为“不务正业”,直接被解雇了。
被解雇时,老板还咆哮说所有员工的制服都是公司发放的,并要求周一围不要从公司拿走任何东西。
周一围非常生气,他摘下老板的假发,脱掉衣服,穿着内裤离开了办公室。
请问国外哪家互联网公司会要求员工穿黑色西装和制服上班?哪个公司会这样对待创新型员工?
老师编剧,能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吗?
看投资界的女主角和同事开会,也很搞笑。
女主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要投资本地的移动互联网软件(手机APP)。老板说我们投资的游戏都失败了。女主说大型本土游戏无法和暴雪抗衡,男同事说小型互联网公司做不了游戏。女主说你不是天天玩植物大战僵尸吧...
请你自己看,这些字是在下一句的旁边吗?每句话都能跳到另一件事。
如果这次会议不聚焦手游,女主是不是应该先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手游是一片蓝海,然后再开始谈游戏?或者老板会说,我们没有投资互联网的经验。和以前一样,我们投资游戏都失败了。女主会分析一下过去的失败教训,然后再来说说手游。
这部剧的起点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大家都开始在手机上做app,所谓的“向移动互联网过渡”时代。
但非常糟糕的是,这部剧根本没有日期。一开始我以为电视剧讲的是当下的故事,但是看完之后发现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矛盾还在讨论。女主角以《植物大战僵尸》的火爆程度为例,只能推断该剧发生在2010左右。
两位男主角都在开发手机应用。不过三集下来,主角们的手机型号基本看不到了,除了女主角杨颖用的是她代言的某新品牌手机(不过不符合故事已经交代的年龄)。
魔幻导演认为“淡化时代感”是拍摄创业故事的正确选择。
天啊,导演,你拍的是高科技创业。时代、行业背景、科技发展的进步都与故事的细节息息相关。
是不是应该先指出具体年份,在故事的起点展示手机的型号和技术发展到哪里,然后再谈手机APP作为创业热点的发展。大家都在找机会,市场格局是怎样的...从而把创业故事讲清楚?
全剧的时间感极其模糊,仿佛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东西。只有杨颖手里拿着新手机,穿着最新的名牌时装,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拍摄科技行业的创业故事,不与现实对比是不可能的。
《创业时代》导演想淡化时代背景,人物明明有原型,更乱了。
看剧情梗概就知道,小说《创业时代》的原型是talkbox的创始人,香港的郭炳新(书中的主人公是郭新年)。
电视剧中,男主角郭新年继续做语音消息软件,男二号周一围做了一个叫FoxMail的软件,是参考了做Foxmail的张小龙。
好兄弟之间似乎也会有爱恨情仇。最后要么联合起来,要么由一个人主导,做出了类似微信的东西。电视剧宣传还扣上了“微信诞生”的噱头。
然而大家都知道现实中的微信并不是这样诞生的。2005年Foxmail被腾讯收购,张小龙也进入腾讯,2010成立腾讯微信。(电视剧中,饰演的罗开始做完全基于手机的福克斯邮件。)
拍这种科技创业故事,想凭空创造,把成功的产品嫁接到完全不同的人和环境,是很奇怪的。
因为现实中产品的变化有复杂的现实原因,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影视剧想复述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主线不能偏离事实太多。为什么腾讯在微信上成功了,为什么talkbox失败了?如果连主要的因果关系都是虚构的,那就无异于做梦,路人A和B偶然做了微信,失去了实际意义。相信很快就会有科技媒体来谈具体的偏差。
我觉得这部剧最糟糕的地方:创业的写法太简单,太疯狂,太偏离中心。
黄轩饰演郭新年,每天看乔布斯的故事,给自己疯狂的鼓励去做乔布斯。他抱着一个特别平庸的想法,幻想融资2000万美元。当他开始做生意时,他的妻子跑了,失去了所有的钱。他骑自行车回到西藏,继续另一个项目的工作。
周一围扮演罗微。他刚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甚至还没有推出产品。他开始给员工洗脑。我们要融资,未来要上市。你们都有原始股,我们都想分手。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但十有八九都是傻子和傻子。如果这部电视剧叫《创业疯狂》,我觉得给观众看这两个着魔的英雄是没问题的。但这部剧叫《创业时代》,剧情简介告诉我,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成就的有为青年。
不要教坏年轻人。
在第一集的最后,周一围说黄轩每天都跟他讲乔布斯的事情,这让他想创业。
这地方糟透了。
所有失败的国产专业剧都不知道“爱”是什么意思。
爱意味着法医要追求真相,律师要追求正义,运动员要突破极限,煎饼师傅要做出全城第一的煎饼,看到食客的笑脸。
有意义的创业不是“我想做乔布斯,因为乔布斯很牛逼”,而是“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去实现它”。稍微积极一点的是:“我相信这就是未来,我希望这能给大家创造更好的生活,我想实现它。”
创业混蛋就是:我想到一件事,我能不能筹到钱?如果没有,我想做下一件事。反正我想当老板,我不想工作。
两者的区别在于,懒鬼们向往的,其实是空洞符号的虚无成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创业者的咖啡馆里都是郭新年这样的人,没有什么过硬的技术,满嘴画大饼。编剧要写一个创业者的疯狂,就要如实写一个傻子会遭受的挫折。但剧情是,你可以一夜之间当上老板,一旦下定决心,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办公室。如果你因为不专业而失败,就会有人跟着你。如果你去西藏创业,你将会和你的爱情事业齐头并进。这比《乡村爱情》里宋晓峰找富家女筹钱承包别墅还容易。
创业的时代当然值得写,但真的不是这样。呼吁给国内专业剧一个规定,编剧和导演去相关行业工作半年再回来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