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本书43:敦煌-楼兰,永恒的尽头

敦煌-楼兰(景上京)

在我对日本文学了解不多的时候,我已经知道敦煌和楼兰了。1960,这两本书同时获得每日艺术奖。都是井上靖的代表作,口碑非常好。而且因为是以西域为背景,所以这两部作品在国内特别有名,我一直后悔没看。

不过最近看了,感觉真的有点用词不当。说白了,这两本书是我读过的最令人失望的“杰作”。真不知道豆瓣上8.0的评分是怎么来的。

《敦煌》是一部短篇小说,讲的是敦煌的前世。一个叫赵兴德的宋朝举人,无意间卷入了西夏和大宋的纷争,最后促成了敦煌经书的收藏。应该说以一个小人物切入历史事件的想法还是很棒的,但是整个故事很一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体会到网络上一些人所称赞的“历史苍凉感”。反而被小说里各种生硬的转折弄得极其难受。

赵兴德作为一个潜心科举多年的秀才,居然因为打瞌睡而错过了宫廷考试;因为偶然救了一个大会女,看到了新创作的西夏文字,突然放下了痴迷多年的科举功名,想去西夏看一看。在西夏地区,莫名其妙地加入了西夏汉军。这位书生没有心理障碍,每次战争都能不顾生死勇往直前。....

类似的内容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主角的人生走向完全不合理,纯粹是作者强行控制领域,非常不自然。

和我预想的不一样,《楼兰》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说,而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从古到今,从中国到日本,内容有点杂。不明白为什么用楼兰这个名字,让人误以为是另一个以西域为背景的故事。

个人认为《楼兰》和《异形》是两部优秀的书,都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用短短的篇幅讲述了楼兰古国的兴亡和班超下西洋的传奇。有点像村前的一棵老槐树下,一个老爷爷在抽着烟斗,夕阳余晖下,孩子们在讲着过去的故事。古往今来发生了多少风风雨雨,只是在抽烟的声音中慢慢的。

但是,两部小说的辉煌,不足以拯救整个合集的平庸。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篇,《狼灾》讲的是秦朝的一个将军和一个异族女人发生关系,最后两个人都变成了狼。《流氓王国》讲述了流氓化身为男人爱上一个凡人的故事。《僧伽伽罗王国》讲的是一只老虎掠夺了一个女人,和她生了两个孩子,后来孩子又反过来杀死了老虎的父亲。.....

这些故事类似于《聊斋志异》和《岳薇草堂笔记》中的《聊斋志异》。一方面,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另一方面,把这些文章和其他基于真实历史的文章放在一起,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有人说,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还真看不出来这些小说是外国人写的。我觉得有些读者对大师真的很宽容。我们在这里取一段对话,感受一下:

如果把作者的名字盖了,估计这种对话语气会被读者喷死。

估计这两本书很快就会被我遗忘。如果非要说什么让我眼前一亮的话,恐怕就是敦煌的结局了:

永恒的终结(艾萨克·阿西莫夫)

1955年,35岁的阿西莫夫已经完成了《基地三部曲》和《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的部分作品。这些日后将被载入科幻史册的作品,给阿西莫夫带来了巨大的名利。奇怪的是,这些作品并没有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青睐,他在60年代正式开始了“获奖”生涯。那时候,未来一代大师还在成长的路上。

也是在那一年,阿西莫夫发表了一部“不太出名”的作品——《永恒的终结》。的确,在三个系列的映衬下,这部小说并不起眼。而且由于某种原因,这本书在出版60年后才传入中国。

然而,作为阿西莫夫一生中唯一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这部小说无疑是一部杰作,尤其是考虑到它的创作年代。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了时间旅行的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名为永恒的组织,默默守护着每个时代背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根据每个世纪的发展需求进行微调,避免对整个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把所有的灾难消灭在萌芽状态,人类最终会有一个和平的未来。

而这种近乎永恒的和平,却遇到了结局的危机,因为一场爱情。

时空技术员哈兰爱上了神秘美女诺伊。在诺伊的引导下,哈兰有了毁灭永恒时空的冲动。幸运的是,他终于看穿了诺伊的计划。当他们面对面时,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成了他们争论的焦点:

永恒时空调整现实避免灾难的操作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哈兰自然坚持他们所做的是为了实现人体的最大福祉,但诺伊作为一个来自下一个世纪的人,却残忍地指出,这种所谓的幸福毁了人类的未来!

在灵巧地避开了一切危险和苦难之后,人类确实过上了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相应地,也失去了进一步进化的动力。直到有一天,当人类试图走出地球走向银河系时,发现外太空已经被其他文明瓜分,人类只有将探索的触角收回。那一刻,地球不是人类温暖的摇篮,而是被无限空间包围的监狱。最终人类灭绝了。

通过诺伊的嘴,阿西莫夫展开了经典的论述:

刘的《镜报》和的《塔下之城》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阿西莫夫在1955中也说过这样的话。

以这部小说为例,我觉得可以反驳一个常见的观点: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所以也要注重人物塑造等元素,否则就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批评在三体大火中很常见。

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否认无尽的优秀,但是你觉得里面的人物丰满吗?哈兰,诺伊,还是高级计算器Tessel,哪个让你印象深刻?恐怕不行。就连哈兰和诺伊之间的爱情也显得来得太突然,显得有些生硬。

然而,这是否影响了这部小说的魅力?我不这么认为。

其实不仅仅是这部小说,整个科幻界,有几部经典能算得上丰满深刻的人物?在亚瑟·克拉克的不朽杰作《2001:太空漫游》中,两位主角恨不得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平平淡淡如纸。

所以有些“文学评论家”真的想当然,科幻小说真的不能用普通小说的标准来评判。科幻小说是典型的“观念文学”。科幻迷追求的是幻想的奇妙和震撼。一个惊艳的“科幻内核”足以决定一部科幻小说的成败。

刘对这件事早有预感。他在《从海上看一点水》中写道:科幻作家的笔挥洒了十亿年、数百亿光年,让主流文学所覆盖的世界和历史瞬间成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尘埃。

在光年宇宙叙事中,人类的个体形象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在《永恒的终结》中,阿西莫夫思考的也是人类的整体命运,而不是某个人的爱恨情仇。

小说的结尾堪称经典,在我看来可以和亚瑟·克拉克的那句“毁灭一个文明的超新星,只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