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名人(2)忠孝两难的吴镇

吴镇,冀州新都(今河北冀县)人,五代时以破敌杀亲闻名。起初,他是赵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后来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副校。开平四年(公元910),朱温出兵深冀,切断割据势力,向晋王李求援。李领兵救援,在柏乡击败朱温。晋王和赵王就这样结成了联盟。从那以后,赵王经常派他的两个将军和吴镇跟随晋王打仗。正是在傅和吴镇与晋王交战的时候,留在镇上(赵国都城,今石家庄正定县)的将军张趁机杀了赵王。赵王被杀后,张上书晋王李,要他把吴镇等人送回。李在信中说要把吴镇的遗物送回,但吴镇发誓要为王子报仇。李被感动了,于是他派两名将军,阎宝和石去帮助吴镇。吴镇率军到了衡阳(今河北渠县),张俘虏了吴镇的母亲、妻子、孩子等十几个人,想拿他们做人质逼吴镇投降。尽管张的举动,吴镇继续加紧攻击衡阳。吴镇的行为不仅让张大吃一惊,也让张怒不可遏,于是张把人质的手和鼻子一个个割下来,但没有杀死,然后放回吴镇的军营。他们的悲惨境遇不仅让吴镇感到难过,就连围观的人也不敢正面目睹。然而,吴镇只是大叫一声,然后把对母亲受伤的悲痛转移到对张暴行的愤怒上。他身先士卒,冒着密集的箭雨,身先士卒,很快就攻占了张文札的据点城镇和州。吴镇由此立下汗马功劳,被李和赵尔周刺史封为申。这个不同寻常的奖项使吴镇闻名于世。类似吴镇这种无视敌人亲人,依然把消灭敌人放在第一位的事件,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魏国将军杨玉娥率军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国王将杨乐的儿子作为人质,试图通过此举阻止杨乐的进攻,但杨乐并不介意,继续攻城。中山王杀了杨乐的儿子,把他儿子的尸体煮成汤,送到杨乐的帐下。杨乐也不介意喝完这碗汤。三年后,杨乐终于攻占了中山国,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杨乐不顾亲人,敢吃儿子的肉汤,为他赢得了赞扬和奖励,但也引起了魏文侯的怀疑:既然杨乐敢吃自己的儿子,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相比之下,五代吴镇的做法并没有受到其他人的批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位功勋大臣,是一位忠于国王的将军,因此一次又一次地赏赐和提拔他。直到被乱军所杀,后唐明帝李思远仍以“终有一日废朝,赠某师”的礼仪表示哀悼,赵岩大地也为之深深哀叹。然而到了宋朝,吴镇的忠诚受到了质疑。薛等曰:“吴镇无怜亲,仁心鲜。”。虽然我很欣赏杨乐的痕迹,但我不适合当作家。“我觉得吴镇的忠义在五代乱世是不合适的,所以忠义大于善良。欧阳修画像欧阳修认为吴镇的行为根本不是忠义的表现:“如果吴镇是烈士,可以说是极大的不孝行为,所以没有忠义!忠是维系君臣之义的基石,孝是维系父子关系的纽带。这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极力倡导的最高道德目标和准则,也几乎是古代文人的全部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即无论是作为统治者的君王,还是作为大臣的文人,都以“忠孝”为终极目标。或者追求“忠”,或者等待“孝”,这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比如,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游牧民族围攻北宋都城开封,鄂州崇阳县令李隽用“亡国者,男儿不朽”的话鼓励当地民众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李娟为国捐躯,这不是不忠。再比如晋朝后期(公元944-946年),契丹入侵,一个叫陈友的人趁乱杀了李林的父亲。后来,李林和陈友在宋太祖做官。一天,当他们在北京相遇时,李磷走上前去杀死了,为父亲报了仇。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释放了李磷。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李磷有孝心。宋太祖、赵匡胤和李娟不仅忠诚,而且孝顺。李磷不仅有孝心,还可能有忠诚。但无论如何,只有在忠孝不对立的情况下,人们“忠孝兼备”的道德目标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文人只要不陷入忠孝两难的境地,就能实现自己“两全其美”的道德理想。《忠义传》和《二十四史·孝经》中的仁义之士正是在上述前提下产生的。但是忠孝并不总是对立的,它们有时会走到一起,呈现出一种紧张对立的关系,让你陷入一种只能兼得的困境,要么放弃忠孝,要么取忠孝而弃孝,于是乌贞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两军对峙,让他不得不在忠孝之间做出选择。如前所述,吴镇选择了“忠”,抛弃了“孝”。虽然他的选择在当时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他的后人并没有原谅他。按照宋人的说法,吴镇在不孝前提下的“忠”,并不是真正的“忠”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吴镇作出另一种选择,即出于孝顺的考虑,放弃对赵王王璐的忠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真是这样,也许乌镇很快就会被大家抛弃,更别说他的未来了。所以,这也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合一的选择也是不得人心的,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会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只有忠孝不对立,人们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同时追求忠孝。二十四史中有两部忠孝传记,但在忠孝对立中,没有一部忠孝传记可以“平衡”。或许,这不是偶然的。感谢您的阅读、赞、转发、评论和关注。我是羚羊杜菲,中建堂历史文化交流小组组长,擅长隋唐五代史和网络小说创作。为人淳朴,立志弘扬历史文化,尝试多角度解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