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八年级)教材介绍

主题词统编语文(八年级)教材介绍

史绍典 2018年6月29日 石家庄

史绍典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湖北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语文项目专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统编教材 培训专家 语文(八年级),主题词 读书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数量 姿态 内容 容量 温儒敏:读书为要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 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 “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改变,从阅读开始! 语文,是引导读书的学科 将阅读进行到底 将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 将琅琅的书声还给课堂 犹太人的教育 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不是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你教会他为自己做了什么。 不要只给孩子传授技能,还要教授他们思维方法。不要只教会他们内容,还要教会他们思考的方式。不要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还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学习思考方式,而非行动技巧。 智者能从一个单词中,理解出两种意思。 知识是可以随身带走且不被掠夺的“财富”。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非连续性文本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手绘插图 书法范字

语文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语者,吾之言也,

文者,言之美也。

并非题外的话 雅思贝尔斯 “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前200,尤其是前600—前300 北纬30度上下(25-35度之间)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印度:释迦牟尼 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 中 国:孔子、老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思贝尔斯说: 在那个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同构成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文化是什么?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素质。他走近一棵树,树枝低垂,它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廯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人挤开?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文体 美国浦安迪教授《中国叙事学》 从表现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的“方式”来看: 诗:直接描绘静态的人生本质,但较少涉及时间演变的过程; 戏剧:关注的是人生矛盾,通过场面冲突和角色诉怀(所谓舞台“表现”或“体现”)来传达人生的本质; 小说:展示的是一个延绵不断的经验流中的人生本质。 从不同体式的文学作品在传达人生经验时的内容来看; 假定我们将“事”,即人生经验的单元,作为计算的出发点,则这三种体式之中; 小说的构成单元为最大,诗为最小,而戏剧居于中间地位。 说说“名著导读《西游记》” 《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思想,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 胡适 作者虽儒生,此书实在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原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 鲁迅 南京的一堂《西游记》导读课 你喜欢读《西游记》吗 小说是不是吴承恩写的 《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游记故事的发展——滚雪球 孙悟空应该长什么样子 要读古典小说中的诗词吗 你会怎么拍《西游记》呢 《西游记》如何导读 导趣 导理 导法 只有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地方,才能称为学校。 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哲学是对精神故乡的不停追寻。 我的语文教育感言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语文,是很本色、很清纯、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 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 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 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 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永远是语文 ……

蛛网式读书法 归有光

由一点放射出去,自一文及多文,由一人及多人,而这些人物与文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材整体设计的简要回顾

新教材的打开方式

第一步:素读(包括新、旧)

素读新课文:先当作品,后当课文;先做读者,后做老师

素读旧课文:温故而知新

第二步:读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

读单元导语:关注教学目标和能力体系

读课后练习:关注新的教学增长点(《社戏》六、《<礼记>二则》四)

第三步:读教参

留意那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不要只盯着“教学设计”“参考译文”

于漪老师:三个关注、两次反思

一、不看任何参考书、资料和教参,全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

二、广泛收集格证参考文献资料,看看名师、教育专家是如何授课和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三个问题:

1、哪些问题参考材料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

2、哪些问题参考材料上想到了,我没想到。 3、哪些问题参考材料没有想到,我想到了。

三、在上一个平行班后,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后,再备一次课。

三个关注:关注自己、关注理念、关注学生。 两次反思:理念反思、行为反思。 我有三问 读与不读,有什么不同? 教与不教,有什么不同? 你教我教,有什么不同?

一 八年级教材整体结构

一 八上教材整体结构 从总体上看,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 就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

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

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

二 各单元内容及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任务,分别设置任务说明进行具体解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个性、思想,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 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 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等,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

4. 体会作品多样的语言风格,对于文中精彩的词、句、段,有自己的理解并能作赏析。

与xxx书 关于“寒树” 案古诗文中,常见“寒木”“寒林”“寒柯”,均“寒树”之属。 “寒木”,耐寒不凋的树木。《文选》晋朝陆机《演连珠五十首》之五十:“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寒林”,秋冬的树林。北周庾信:“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 “寒柯”,冬季的树木。晋朝陶渊明:“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又《初学记》:“(冬)木曰寒木、寒柯。” 一般来说,松柏之类为“寒木”,通称耐寒不凋的树木为“寒木”。 故“寒树”,非“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乃“耐寒不凋的树”。

感受文言之美 领悟山川之美

积累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学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认识散文类型 品析写法语言 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把握说明文特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 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点 1.学习各具特色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常见的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感受胸襟与智慧 把握多样的文体 积累词语和名句 教学重点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 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及名著导读 写作 一、文体写作的发端 第一单元:学写消息(内嵌在活动中) 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写景散文)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文) 写作 二、通用写作的延续 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 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 口语交际 集中训练、形式常见、并不简单 讲述 复述与转述 综合性学习 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导向 内容较专业,活动丰富 传统文化系列:人无信不立 语文生活系列: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语文综合性活动系列: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 非纯文学作品阅读 与阅读单元呼应配合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与第二单元相呼应)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第五单元相呼应) 四 八上教材特点的简要概括 1. 教材内容指向更具自主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 2. 突出文体意识,强调把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 3. 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突出体现研究性、拓展性 4. 教材内容从以文学文本为主走向多种文本并存 阅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三个特点 1.人文主题包罗万象,富有“诗意”。 2.阅读方法注重基础,逐步“爬坡”。 3.阅读策略通用性强,渐趋“精深”。 三点不同 1.人文主题慢慢走向生活的现实和生命的本然。 2.阅读方法开始转向专业,文体意味渐趋浓厚。 3.阅读策略指向文体学习,更强调自主与深入。 写作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简单比较 七上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完成记事写人、表情达意的基本任务。 七下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书面表达的基础水平。 八上教科书延续基础训练,并开始强调文体训练和对象化写作。 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简单比较 在活动内容方面,八上三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社会性、时代性、针对性都比较强。 在活动形式方面,八上综合性学习的专业性、复杂性、开放性和持续性均有提高。 名著导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简单比较 在篇目选择上,八上教科书给出的六本著作均非纯文学作品,很多不是文学作品。 在导读重点上,八上教科书特别注重指导某一类书的读法,与阅读、写作相呼应。 由温老师的话想到的 作为统编教材的出版单位,人教社为教材的核心理念“多读书”提供了“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这样的配套资源,其意义何在? 第一,名著阅读只有纳入到语文课程的“额定”内容中,才能有比较稳定的地位,才能有“语文课”的性质。此所谓“课程化”。 第二,名著阅读教学又不能变成“走流程”,读前发表,读后收表,甚至每周每天读什么都给规定好。此所谓“去程序化”。 第三,名著阅读教学需要的是宏观的把控、精要的指导、细致的关注和丰富的资源,这些配套读物试图提供的就是这些东西。 恰当的书目确定之后,指导就是决定的因素。 1.不同册次教科书的区别,既体现在具体内容的不同,更体现在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 2.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有迹可循,把握这些变化的规律和重点,有助于进行教学设计。 3.抓住教材特点,把握“不同之处”,有助于确定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几对关键词

1.其实不存在“下”什么与“上”什么,这是一套新编教材,不是过往哪个版本的修订。

2.有众多文本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适合用作课文,但不等于哪一套教材能把它们搜罗殆尽。

3.不妨关注一些“有点眼生”的课文的价值及其指向性。

去虚浮就朴实:《回忆我的母亲》

去阴柔就阳刚:《白杨礼赞》《富贵不能淫》

去谄媚就刚直:《周亚夫军细柳》

认识时代变化: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进行生命思考:《散文二篇》

1.八年级学生开始要“自己走”,不满足于“跟着走”;合作、综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八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七年级的一般能力、一般方法,过渡到专门化的能力与针对性的方法。

3.教材必须顺应学生、学科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本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

2.八上教材在“自主”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

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现代文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为一篇),文言诗文单元也有自读课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

第二,两篇现代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

3.八上教材中的“活动”绝不仅限于活动探究单元。

1.文体线索特别明确,文体范围有所拓展。 新闻、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文言写景短文、律诗、散文、说明文、各体文言文、各体古诗词。 有不少是非文学文体。

2.文体安排细致集中,方便进行比较阅读。

3.抓住不同文体写法、语言的特点来设计。

1.教材呈现的知识,远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语法、语文教学类知识的范围,提供了不少文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知识。

2.不仅提供固定、静态的知识,还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提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线索与路径。(集中体现在活动探究单元中) 知识容量增大

3.呈现较多知识,固然有积累的意思,但更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抓手和线索,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利用知识深化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三个重要内容 活动探究单元 口语交际专题 文言诗文单元

活动探究单元

1.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

2.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

3.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

任务单 总览全局 活动说明 明确各任务具体内容 课文 提供学习的基础内容,无练习旁批 提供基础知识、提示理解难点 补白 提供与文体相关的基础知识 技巧点拨 为学生的读与写提供双? 重支撑,特别是指导写作

1.阅读是基础。 2.活动是特征。 3.整合是方向。 4.实践是精神。 5.自主是本质。

1.语文这个学科应当活动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活动探究。

缓解教师在理智上认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在实践中却缺少相应教学内容和较大教学空间的矛盾。

3.学习内容本身适合活动探究。

忽视学习内容的“活动性”,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对相关文本做静态的理解、赏析,这样就很难把这些内容真正教到位。

4.一线教学一直在做活动探究。

单元活动过程的安排和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汲取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凝聚了他们的教学智慧。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比较复杂; 活动探究单元的活动相对较单纯。

2.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跨学科壁垒; 活动探究单元主要是学科内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

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

1.学生的学:阅读学习—实践活动—写作表达 多自主获取并构建知识 多自主阅读并借鉴课文 多自主分工合作去活动 多自主评价改进和提高

2.教师的教:活动规划—集中指导—过程跟踪 少灌输基础知识和结论 少不顾文体地解读课文 少过度关注学习的成果 少进行甄别分层式评价

1.如何应对单元内容“教学化”“过程化”。

教材: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一般情况下隐藏在教学内容背后的学习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具体要求等显性化。

教师: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预判、预设能力,不断生成教学智慧。

2.如何应对单元的“环节化”“板块化”?

教材:单元有基本一致的“三段式”内容板块,这样的单元组织形式既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框架,也是一种示范性的引导。

教师:要特别注意每个环节教学的教学特点,更要关注环节之间的转折与衔接,特别是相对静态的阅读环节与相对动态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要把单元教“散”了。

3.没有一点练习和提示,如何教阅读?

教材:第一,课文阅读难度一般,学生利用旁批的提示即可基本理解文意;

第二,不设练习和提示。体现了矫正“篇篇精析,课课细讲”的教学偏误的意图。 教师:根据教材,校正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补充鲜活的、本地化的阅读资源,多读多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时代气息。

4.如何安排并帮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材:活动探究单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不再直接掌控、主导单元学习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由学生自己去学。

教师:应当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小组内部,应当做到“分工固定、人员自主”。在学生学习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小组活动的整体规划)和仅靠学生难以突破的难点,教师仍然要积极指导,保证学生能顺利开展自主学习。

5.怎样将活动探究的主题贯彻于教学全程?

教材:活动探究与传统的讲授不矛盾,但活动探究是核心和主线,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

教师:教师要避免把集中指导变成简单的知识讲解和答案公布,更不要把对任务的描述、对学生活动的要求以简单化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应以灵活的、充满探究精神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做学生学习方式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1.放心,放手,不“放羊”。

2.先学,先试,先“踩点”。

3.兴趣,能力,求“***赢”。

4.价值,态度,要“兼顾”。

1.评价的过程内嵌于活动过程之中,突出隐性评价。

2.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不要求全求深。

3.重视过程评价,可多次组织不同方式的阶段评价。

4.评价主体与标准多元化,评价重点不应该是甄别。

口语交际专题

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2.听说读写应该均衡发展,不能偏废任一方面。

3.口语交际训练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必须把平时分散训练与集中专题训练相结合。

1.要考虑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特点。 2.要考虑内容的输入、转换和输出。 3.要考虑语体、人称、时空的转换。 4.要考虑语音、语速、语调的恰当。 1.老师是老师,擅长讲故事的学生也是老师。 2.评书艺人说书,播音员讲故事,都是资源。 3.纪录片、专题片,大都可作为教学的资源。 4.自己录制音视频搞自媒体,呈现方式丰富。

三个任务,各有侧重

文言诗文单元

1.要把文言诗文当成诗文而不是文言语料来教。

2.要把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形成语感作为中心。

3.要突破对文言文教学中知识内容的狭窄理解。

4.要利用好文言与白话、古人与今人的不同点。

一个页面,多少知识 一个页面,多少能力

几句心里话

1.绝对尽心尽力,绝难尽善尽美。

2.教材要成长,绝非一锤子买卖。

3.要向老师学习,要向专家学习。

4.教材是整个语文界的***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