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学的起源与发展
事实上,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武侠小说新派的形式不能不受商业的调节。这是研究新武侠小说最重要的视角,但从目前对新武侠小说的研究来看,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引起重视。
新武侠小说的诞生形式是报纸连载,这就要求作者要赶时间,要抢速度,他必须毫不拖延地交出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细说,小说中难免有马虎的地方。许多人指出新武侠小说的逻辑有许多错误和疏漏。比如金庸的朋友徐希哲先生,曾专门发表过《百忙之中谈武功——读金庸《八龙》、《倚天屠龙记》(注:三毛等。:《金庸百谈》,冯春文艺出版社1987。)指出《龙八枝》《屠龙记》两部小说情节上的诸多错误。金庸说过很多次,他的小说都是从报刊上转载来的,有很多修改。”粗略估计,原书中67/10的句子得到了纠正,原书中的疏漏和遗漏也大致得到了纠正。”(注:金庸:雪山飞狐后记,三联书店(香港)1994,1版。)”现在经过修改重印,几乎每句话都被改正了。甚至第三个证明也是一团糟。”(注:金庸:书剑后记,三联书店(香港)1994年5月1版。一方面说明金庸认真负责——他能事后修改自己的作品,这在香港是不多见的。大多数人连重读自己作品的时间都没有,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小说刚出版时是多么的草率。
随着古龙的成熟和崛起,多情剑客的无情剑、陆小凤、流星蝴蝶剑、七剑、楚留香风靡全球,快乐英雄的出现带来了古龙事业的巅峰。
此时的古龙是一只飞舞的蝴蝶,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快乐英雄》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朝气蓬勃。
在这里,古龙彻底脱离了老派小说、金庸“一统”江湖和旧式恩怨的束缚,脱离了植根于江湖的名校和规则。
有的是对人性、人心的直接探索和挖掘,赞美友谊、宽容、同情和理解。
这才是古龙小说的精髓,这才是真正的“侠义言情”、“新武侠小说”。
这时候古龙终于从仰望金庸到仰望金庸了。
他打破了“金庸不可超越”、“金庸之后无武功”的神话,他也创造了一个神话,这是古龙自己的神话!
金庸也被这个后起之秀吸引了。金庸封笔后,诚心邀请古龙在《明报》连载他的小说。
对于古龙来说,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愿望,因为这证明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因为这是个“武侠神话”,金庸亲自邀请的!!
而第一个被邀请的是古龙!
古龙心里窃喜!!
后来在《明报》连载陆小凤。
金庸证明了古龙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