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简介。另外,梦的意义是什么?

《梦的解析》(德文:Die Traumdeutung英文:The declaration of Dreams),又译作《梦的解析》,经典的心理学书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书。第一版发布于1899 11。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被作者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介绍了本我的概念,并描述了弗洛伊德解释梦的潜意识理论。

这本书有7章。第1章是1900之前的梦的研究。本文以有关梦的文献为重点,详细描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梦的理论。在科学出现之前,梦的概念当然是古人的宇宙整体观念所酝酿出来的,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精神生活投射在想象的外部现实上。而且,他们看到的梦,取决于白天醒来后留下的梦相,这方面的记忆与其他精神内容相比,当然是陌生而不寻常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梦是超自然的这种理论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在今天,不仅是那些相信怪力乱神的神话和小说家,还有那些执着于这场飓风留下的鬼神论的人,都是社会上的一些杰出人士。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喜欢过度的情绪,但他们的宗教信仰仍然让他们相信,神的力量确实是这种无法解释的梦现象的原因。一些哲学流派也深信自古流传下来的神力对梦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思想家来说,预言梦的力量仍然不能被完全抹去。虽然科学家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迷信是不可信的,但所有这些发散性的差异仍然存在,主要是因为心理学的解释仍然不足以解决积累的梦的材料。梳理梦的科学研究历史确实很难,因为有些研究在某个时期确实很有价值,但至今仍无法在某个特定方向取得真正的进展,让学者们根据已证实的成果继续发展。在1900之前,关于梦的经典理论认为,梦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象征性表示。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指出,梦并不是预言未来的神谕,而是做梦者在不清醒时心理活动的延续。他明确指出,梦的内容大多是近期和童年的资料,并根据自己对梦的分析,认为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梦的前一天的经历。他解释说,只要对神经的外部刺激和身体的内部刺激足够强烈,足以引起头脑的注意,就可以形成梦的起点和梦数据的核心,根据“再现原理”,使某种精神印象得到注意。第二章是梦的分析方法。本章介绍了一个梦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详细分析了一个叫一马的人关于打针的梦。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整个梦;只能对每个小零件逐一放行。并且认为同一个梦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联系会有不同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梦只不过是一堆心理要素。关于释梦的技巧,他在给一马治疗“癔症”的过程中,明确地运用了。难怪弗洛伊德信心满满地说:“我对刚才分析的发现相当满意——如果按照上面的梦的分析方法,我们会发现梦是有意义的,绝不是一般作者所说的关于梦的:‘梦只是脑细胞不完整的产物’。”相反,一旦解梦的工作可以完全完成,我们就可以发现梦代表了一种‘愿望的实现’。”(第53页)所以,他说,“梦的内容在于愿望的实现,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第5l页)。第三章:梦想是愿望的实现。在这一章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理论,即梦是欲望的满足。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能欲望,缓解冲动;而不会引起检查机构的警觉,从而保护睡眠。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愿望的实现。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审查机制仍然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使得本能的欲望无法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所以本能的欲望只能通过象征性的、曲折的、隐晦的方法来达到,以逃避检查。从梦是主观心灵的行动这一前提出发,弗洛伊德肯定了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与自我有关。即使自我没有出现在梦里,也只是通过“假扮角色”隐藏在别人背后。他强调,从每一个梦里,你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而这一切都表明了自己的意愿。比如囚犯的梦“没有比逃跑更好的主题了”。第四章是梦的修饰,也译为“梦的伪装”。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本能冲动(本质上是性冲动)是在睡觉时以伪装的形式欺骗放松的心理检查机制而表现出来的,构成了一个梦。如果愉快的、喜悦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实现,那么如何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剧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梦有多不愉快,都不过是欲望满足的“变相修饰”。他认为:“一个愿望未能满足,实际上象征着另一个愿望的满足。”因为梦者对这个愿望有所顾忌,所以这个愿望只能用另一种修改过的形式来表达。"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改良的)满足."这是弗洛伊德描述梦的完整公式。有了这样一个公式,无论什么样的梦,都可以归入“愿望满足”的范畴。弗洛伊德进一步分析说:“就像我们在第三章提出的梦一样,有些是非常明显的愿望实现了。愿望一旦实现,就会是'(伪装'或'(无法辨认',这就意味着梦者本人对这个愿望有所顾忌,所以这个愿望只能用另一种修改后的形式来表达。”(第74页)为了说明这个“变相修改”的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两个科学假设:“我们必须假设每个人的头脑中有两个心理实例或十个——denity、system和psychicalforces。第一种是梦里表现愿望的内容;第二个扮演一个检查员的角色,并对梦进行“修改”。“同时做一个合理的假设:‘凡是我们能认识到的,都会被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识;而那些心理第一步的材料,一旦过不了第二关,就不能被意识接受,必须让它们变形到第二关的满意程度,才能进入意识的境界。(第75页)但是,要证明每个梦的秘密意义真的在于愿望的实现,或者指出它的修改等等。,这确实需要一些艰苦的分析工作。第五章是梦的材料和来源。他的梦理论从一开始就围绕着潜意识的问题,将梦分为“显在内容”和“隐在内容”(1atentcontent)。借助梦者的联想和梦者对“象征”的解读,他以白天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追溯自己童年时的本能欲望。这一章介绍梦里的近期印象和不相关的印象,如梦和对植物学专著的分析;童年经验形成梦的来源,梦的物质来源;一些典型的梦,比如尴尬的裸梦、亲友去世的梦、考试的梦等。弗洛伊德把梦里描述的事情称为“梦的外显内容”;而他认为体现了欲望,只能通过观念的分析才能实现的隐藏的东西,就叫做“梦的内隐思想”。“他说,梦不能公开表现本身是禁忌的欲望,尤其是与性欲有关的欲望。所以通过“梦的工作”,把梦的隐性思想变成显性内容;而“释梦”就是破坏“梦的工作”。他说:梦的思想和内容就像两种语言对同一内容的两种描述;或者更明确地说,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把梦的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表达形式。我们必须通过比较原文和译文,找出这种表达形式的符号和构成规则。这可以让梦的隐性思想不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秘密,让显性内容回归到它的隐性思想。弗洛伊德认为释梦意味着寻找隐藏的意义。至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白天可能是兴奋的,但由于外界原因无法得到满足,所以留下了一个被承认但未被满足的意志,到了晚上才能入睡。第二,它可能起源于白天,但被拒绝了,所以留给夜晚的是一个未被满足和压抑的愿望。第三,它可能与白天无关,但它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只在夜晚活动...第一个欲望是从前意识开始的;第二种欲望是从意识驱动到潜意识的;第三种欲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系统。除了这三个来源,他强调“还应该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即欲望冲动(如口渴或性需求等。)晚上随时生成。“第六章是梦的运作,也翻译成“梦的工作”。我们已经知道,梦分为两个层次:显性梦和隐性梦。示梦是梦的表层情节,其内容可以回忆;隐藏的梦是本能的欲望,要通过显性的梦来表达。隐性梦转化为显性梦,取决于梦的运行机制。这一章是最长的,重点讲述了梦的凝聚、梦的转移(位移)、梦的表现方法、梦的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梦中的感情和理性活动,以及一些荒诞的梦、算术和言语的梦等。弗洛伊德说,梦的显性内容就像梦的隐性思想被“省略”了一样,可以说是后者的删节翻译。如果有一个混血儿,长得像A,穿得像B,做的事也像C,然而人们总会认为他其实是d,这种混血儿的构成,使得这些人的共同点被特别强调。这样就叫做梦的凝聚,找出梦里反复出现的元素,形成新的联合体,产生一些代码相同的作品。梦的转移作用是将梦的隐性思想中的因素用一些遥远的、不重要的东西代替,如隐喻、暗示等,将梦的精神焦点或中心转移开,使隐性思想不能被梦的显性内容在表面上看到。事实上,正是在这张经过改造的脸上,这个梦再现了它的潜意识愿望。如果有客人已经走了又转回来,说忘了带拐杖,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他下意识的愿望是再次见到家庭主妇。梦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凝缩,即几种隐含的意义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它的功能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逃避“梦的检查”。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梦中的情境是其潜意识中信息的象征性表现,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获得其潜意识中被压抑的问题或线索。第二种是移置,或者说换位,就是把压抑的欲望变成不重要的想法。它也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逃避“梦的检查”。“但当我醒来回想起我的梦境体验时,我还是会被‘查’,也就是做梦者会在梦里补充一些颠倒的排序材料。这个“收尾”过程包括戏剧化和修饰。戏剧化就是把欲望表现为一个具体的形象。修图就是把醒后颠倒无序的梦境组织起来,让它们更好的掩盖真相。一般认为,这种安排使梦成为一个统一的、几乎连贯的东西,这是“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双重加工”。精神分析学家在释梦时,要通过梦的运行机制发现隐藏的梦,发现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为了揭示潜意识的欲望,释梦可以与分析自由联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第七章是梦的过程心理学,也译为“梦的过程心理学”。这一章是理论总结部分,也是本书最晦涩抽象的部分。分析了梦的遗忘、退化(倒退)、愿望实现的现象和理论,从梦到梦、焦虑梦的醒的作用,最初和随后的步骤——潜抑,潜意识和意识的现实等。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科学心理学的设计》(1895)中发展了科学思想,将设想的心理机构分为初级和次级心理过程,然后分析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对梦的心理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它把潜意识、反抗和压抑以及性的重要性作为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把梦、错误和神经症作为潜意识行为的三种主要形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以潜意识理论和性欲理论为基础的。他的潜意识理论坚信,在一定时间内活动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不仅是确定的事实,而且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普遍基础。这一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与他对人类行为动机的两种独特看法密不可分(第一,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源于“性”和“攻击”两种本能冲动;二是用潜意识动机解释人的行为。他对梦的解读并没有停留在梦的表面现象,而是试图挖掘人的深层动机,这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梦的心理学意义开辟了道路。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用他的潜意识理论对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作品进行了心理分析。符号也被赋予了广泛的内容。弗洛伊德说,符号不是梦所独有的,而是潜意识思想的特征。在民歌、神话传说中可以找到符号,而梦则“用符号来伪装表达自己隐藏的思想”。根据他的性欲理论,性本能冲动不仅在神经症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认为正是这种动物本能冲动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创造行为的升华,从而带来了文学、艺术、科学乃至整个文明的最高创造。的确,梦的解析在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如文学与美学、宗教史与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等。因此,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大概没有人比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本书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经深入到了深层的动机。他能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这其实是超越前人的。但他在释梦上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神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他把人类所有梦的隐藏意义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似乎有些牵强。他根据自己的性欲理论来解释梦,把人不是当作社会人,而几乎是当作一种生物,所以从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