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计算机的发展是怎样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科学家们的关心和“培育”,一个又一个新的计算机“婴儿”相继诞生,涌现出许多新秀、明星,发展壮大了计算机家族,使计算机家族从零起步,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繁荣,逐步发展壮大,创造了色彩斑斓的计算机科学与文化,形成了一个令人流连忘返、激动不已的计算机大世界。
今天,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未来计算机世界的宏伟蓝图,正吸引着人们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巨型计算机,在现代电子计算机家族中,以其性能最佳、能力最强、技术最精而名列榜首。
今天,巨型计算机已成为科学家、工程师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巨型计算机的水平既表示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又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计算机这顶桂冠上的明珠,困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和开发。
最初的巨型计算机,该是1946年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妮娅卡”。
它在当时运算速度最快:每秒可以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它在当时性能最高:能计算出炮弹飞行的轨迹。
它在当时的体积最大:占地面积160平方米。
它在当时耗电最多:为150千瓦。
它在当时耗资最多:预算经费高达15万美元。
然而,它仅仅荣耀一时,就被后来者取而代之了。
1996年底,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和英特尔公司联合宣布,推出了每秒能进行10000亿次运算的巨型计算机。这台主要用于模拟核爆炸试验的计算机有86个机箱,大约有一个小房间那么大,9000多个高能奔腾处理器组成了它的“超级心脏”。这台超级计算机自重44吨,耗电量为850千瓦,需要300吨重的空调设备为它冷却。
与最初的巨型计算机“埃妮娅卡”相比,运算速度提高了20亿倍,可见,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多么地惊人啊!
巨型计算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因为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都得请巨型计算机来帮忙,如:研制性能好、省能源的汽车和飞机;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改进对环境的研究模型;改进军事系统;研究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设计更好的医疗药品;设计新材料,研究新材料的性质;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等等。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计算条件,就有什么样的研究水平。显而易见,大力发展巨型计算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巨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家族里的庞然大物,又称超级电脑。它的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所以需要庞大计算量的工作,如复杂的科学计算等便非用它不可。
巨型机的水平既表示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又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计算机这顶王冠上的明珠。各国对其都非常重视。我国开发出来的银河-Ⅰ、银河-Ⅱ便是巨型机。
巨型机价格昂贵,而且只有重要的科研、军事部门才使用它。所以全世界的年产量不超过百台,拥有量也不过几百台。
巨型机的特点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内存容量大。内存容量大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存储器的芯片基本上是标准的,可以大量生产。目前16M(16兆位)已大量出售,1G(1024兆位)也已试制成功。银河-Ⅱ内存容量为2048MB,相当于8X256M,用128个16M存储器芯片连接在一起便可做到。目前先进的巨型机内存容量都在GB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