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利·乔叟的作品有哪些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 — 1400年 )

乔叟的时代正处在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他的人生和他的诗歌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乔叟在诗作中一改歌颂赞美神明和君主的传统,大胆将眼光瞄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他犀利而不失优雅的笔下,14世纪英国社会百态具现,特别是新兴市民阶级那种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心声跃然纸上,从而创作出雅俗***赏、充满人性化的文学形象,乔叟也成为引领文艺复兴文坛的时尚先驱,

乔叟在英语领域里的成就卓然,其作品确立了他“英语诗歌之父”不可动摇的地位。①的确,乔叟一生都处于为完善确立英语地位的努力之中,他在英语语言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岂及,如果说英语成为当今世界第一语言其中包含着历史文化因素的话,那么首先应归功于600年前乔叟为此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乔叟集英国14世纪文学体裁之大成,独创了乐观诙谐的写作风格,作为这种故事体裁的文学形式也可谓是独辟其径,英国以后的诗歌创作无不沿袭着乔叟所开创的基本形式。乔叟虽然并非以诗人和语言学家自居,但他终究是以其思想的先驱者和语言集大成者荣登英国14世纪文化聚焦的大舞台之上。

乔叟从 1355 年到 1372 年左右,有相当长的时间往来于法国和意大利,那里的人文地理和先于英国的古典文化的复兴,都给这个年轻的英国绅士以强烈的吸引。他首先用英文翻译出《玫瑰传奇》,在这一基础上,他用《玫瑰传奇》所使用的梦境手法创作出《公爵夫人书》、《声誉之宫》、《百鸟议会》等作品。

其中《公爵夫人书》(约 1369 年)是乔叟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公爵夫人是乔叟保护者兰开斯特公爵的妻子,因为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其生命,乔叟以此来悼念这位夫人。书中乔叟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他在随手翻阅古代奥维德《变形记》时陷入睡梦,在梦境中自己变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黑衣骑士,哀叹不幸逝世的美丽温柔的恋人,是命运女神夺走了他的恋人。虽然这种梦境的手法是中世纪文学常用手法,但乔叟在翻译法国《玫瑰传奇》中更加熟悉了这种手法,他在《公爵夫人书》这一主题上应当说显示出诗人的巧思妙用。

其他作品诸如《声誉之宫》和《百鸟议会》也采用读了古典书籍进入梦境的手法,其内容和艺术性都略有欠缺,显示出乔叟深受中世纪创作手法的影响,也看得出他此时还比较含糊不敢明确揭示自己的思想,其诗歌的节数和韵律大都是前人常用的“君王诗体”。

乔叟最引人注意的单篇作品是《特洛伊斯与克丽西达》,它在相当时间内其地位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之上。故事源自于 12 世纪法国诗人写的《罗马的特洛伊》,后来又有两位意大利作家续写了特洛伊勒斯和克丽西达的故事,从此成为流行一时的作品。乔叟的创作主要根据意大利作家博卡乔的蓝本写成。乔叟对这个古老故事进行了新的创作,他在作品中在背景上突出了时代性,在人物塑造上突出人的自然性,尤其是突出了幽默感和心理分析,以此形成了乔叟式的创作特点。

乔叟的框架式结构主要表现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框架式结构应源于东方,它对欧洲原有的文学结构理论是巨大的冲击。《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乔叟的代表作,写作时间很长,大约在 1387 年到 1400 年之间。按照乔叟的计划,这部书***有 120 个故事,而且要在朝圣的路上一路讲来,由于乔叟中途改变了初衷,更由于乔叟在写作期间生活窘困,在 1400 年时便去世了,这部《坎特伯雷故事集》只完成了 24 个故事,加上序言和后语等,***有 26500 行,也是洋洋洒洒,蔚为可观。

《坎特伯雷故事集》讲述了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叫纹章战袍的小旅馆里,有 31个英国人要去坎特伯雷朝拜一个圣徒,在朝圣的途中,为了减少寂寞,旅馆老板建议大家每个人来讲故事,一***讲了 24 个故事,但其中有两三个故事没有讲完。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朝圣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而不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中有骑士、修士、修女、修道院长、托钵僧、商人、海员、律师、医生、地主、磨坊主、管家、店铺老板、伙房采购、农夫、厨师、差役、卖赎罪卷的教士等等,除了王室成员和高等贵族和奴隶以外,可以说是来自当时英国所有阶层和主要行业,构成了英国社会的缩影。这也正是作者努力实现的宗旨。

因此,乔叟在创作中其特色十分鲜明:一是每一个故事都能配合讲故事人的人格与身份,如骑士讲的是两个年轻骑士因为同时爱上一个姑娘而生出的一系列波折,他讲的故事声情并茂,感同身受,令人无可非议。二是许多故事被用来嘲讽或攻击同行之人,使故事内外都充满了机智和幽默,如磨房主讲了一个木匠戴绿头巾的故事,贵族管家一听不妙,因为他曾经是个木匠,就马上讲了一个磨房主是个小偷的故事,而他自己又被两个剑桥大学生的故事所指。三是每个故事都有前言后语,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

《坎特伯雷故事集》最大限度的刻画了崇尚自由、渴望爱情、又有各种缺憾的众生相,它精彩的文笔将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社会现状,永远的镌刻在历史的一页。 /read-37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