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告别曲吗?
《告别》是弘毅大师李叔同写的。它在古典诗词中是优雅的,但它的含义却是平实易懂的。《送别歌》的整个中文歌词和曲调完美结合,几乎找不到一首作曲后重新谱写的歌曲。一些评论家认为,李叔同的歌词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第四部《别了,亭子》的意境。
19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 P Odway)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传到日本后,日本流行的家犬童秋喜创作了日文歌曲《旅行的悲哀》。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被他优美的旋律所感动,并从中获得了灵感。回国后,他写了《告别》。歌曲中,《再会》使用了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歌词方面,《家和母亲的梦》、《旅行的悲哀》、《告别》是三位艺术家分别创作的三首独立作品。当然,由于曲调基础一致,在艺术魅力和感情表达上可能会有一些相似之处。
亭外,古道旁,草蓝。
晚风吹柳笛,夕阳在山那边。
天边,天涯,知心朋友半散。
一瓢浊酒让我开心。今晚和梦寒说再见。
亭外,古道旁,草蓝。
你什么时候来这里?来的时候不要犹豫。
天边,天涯,知心朋友半散。
人生难得一聚,唯有离别。
李叔同(1880-1942),号弘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僧人,也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知名人士。他是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体的“撼海二十条”的集大成者,在诸多领域开创了中国灿烂文化艺术的先河。他是第一个将西方音乐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这首送别歌已经唱了几十年。他的书法“简而全,浑而自然”,也是中国第一位发起裸体写生的老师。它培养了一些文化名人,如著名画家丰子恺和音乐家刘质平。他苦心拜佛,中午后不吃饭,精研法律学,弘扬佛法,帮助众生脱离苦海。他被佛门弟子奉为法家第十一世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中国华丽到平淡的典型人物。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再会》是一首在新学校教授的学校音乐歌曲,广为传唱,深受大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