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诠出生于哪里
于明诠
于明诠,1963年生,本名于明泉,别署于是乎等。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中文名:于明诠
别名:于明泉、于是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乐陵
出生日期:1963年生
职业:书法家
主要成就:获"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
代表作品:《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
艺术简历
于明诠,1963年生,本名于明泉,别署于是乎等。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并获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全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教育二等奖;1999年出席中国文联向祖国汇报百名青年文艺家创作座谈会,获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发表书论、诗文多篇;偶涉丹青油彩,喜作戏曲人物;出版《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当代述说》《单衣试酒——于明诠诗歌选》(诗集)《常有梦斋初集》《书在哪,法是个啥——对话:以书法为轴》《我在乎书法里边有意思的那点意思——我的书法观》《闭上眼睛看——书画艺术的非视觉性评说》《书法篆刻教程》《楷书教程》《墓志十讲》《历代书艺珍赏·金农》(台湾)《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于明诠》《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于明诠卷》等论著、作品集十余种。
创作经历
2000年前
1990年1月3日《青少年书法报>第1版刊出专题介绍。
1991年入选全国第一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加入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1992年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3年入选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入选全国第二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青少年书法》杂志第11期刊出专题"青年书家于明泉"。
1994年入选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览;入选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
1995年荣获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书法导报》
1995年5月10日刊出作品专版及短文《一些话》;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于明泉书法篆刻集》。
1996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铜奖;入选全国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入选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览;《书法导报》1996年第1期刊出专题介绍,附文《独白》;《书法之友》杂志1996年第5期刊出专题"于明泉书法集评",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张道兴、郭子绪、华人德、丛文俊、吴振立、沃兴华先生分别撰文评议。《书法导报》1996年7月24日刊出论文《对"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几点质疑》。
1997年荣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入选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大展;《中国书法》杂志1997年第5期"书坛中青年"栏刊出专题"关于于明泉书法创作的通信";在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中被评为精品。
1998年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和《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二卷》(西苑出版杜出版);《星星》诗刊1998年第8期"实力方阵"栏推出组诗《调侃与静默》(六首,署名于是乎);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山东省文化厅为其记三等功;入选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展览,载入该展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杜出版。
1999年作为中国书协七名代表之一,出席中国文联"向祖国汇报"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荣获"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
2000年后
2000年荣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正式加入沧浪书杜;应邀出席"99《中国书法》年展上海巡展创作研讨会,作《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发言,文章发表于《书法导报》11月22日第三版;论文《书法教育≠知识传授十技法训练--关于当前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一点思考》发表于《书法之友》杂志第11期,并入选大连出版杜出版《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华夏出版社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字帖--于明诠行书诗册》;应邀参加《全国当代著名书法家50人五体书法临摹示范VCD》拍摄,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作品应邀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载入《国际书法大展作品集》;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全国第二届著名书法家邀请展,载入该展作品集。
2001年《书法导报>2月28日发表专题,陈宇撰文《心灵的咏叹--读《于明诠行书诗诗》;书论随笔集《常有梦斋初集》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于明诠卷》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全国专业报刊发表书论文章三十余万字。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作品集》等。出版《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当代述说》、《常有梦斋初集》(书论随笔集)、《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于明诠卷》、《中国书法经典名家讲座——墓志十讲》、《历代书艺珍赏·金农》(台湾版)、等论著、作品集多种。
于明诠,本名于明泉,别署于是乎等。一九六三年生,山东乐陵人。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中国沧浪书社社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作品获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展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发表文章多篇,出版有《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当代述说》、《书法篆刻教程》(主编)、《常有梦斋初集》、《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于明诠卷》、《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于明诠》、《墓志十讲》、《历代书艺珍赏·金农》(台湾)等。
创作手记:
诗文书画刻印等事体,古称“闲趣”、“雕虫”,江湖上亦称“玩意儿”,今则通称“艺术”。然“艺术”者何?见仁见智不易论说清楚。因其不易,便众说纷纭,便模糊朦胧,便深奥玄秘。其实,“艺术”无非就是艺术家“说话”。说话,寻常普通,何来深奥玄秘?
贡布里希说,生活中本来就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为什么?艺术是艺术家的“说话”,先有艺术家才有艺术家的“说话”。艺术家不“说话”了,就不再是艺术家;艺术家若都不说话了,生活中也就没有了“艺术”这回事;艺术家说别人的话,说假话,说胡话,说不知所云的话,就是伪艺术家。当下,伪艺术家“说话”,也能糊弄群氓兴风作浪,但最终往往不教人待见,艺术的历史尤其不会待见。说话,怀特海称为“表达”,教科书则称为“创作”。说话,可以方言土语,也可以官话洋话;可以口若悬河,也可以沉默是金;可以眼耳鼻舌身意眉飞色舞,也可以终日面壁打坐呆若木鸡。说话,可以“说”给耳朵,也可以“说”给眼睛;可以“说”给别人,也可以“说”给自己,甚至“说”给空旷的宇宙和遥远的未来;也许,只是想说,必须要说,不得不说,说给谁呢,说给虚空。说话,最终是“心”在说,甚至是“不说”在说。有的人也许永远说不好,若有了“话”,则不得不说;有的人也许看起来总能说得好,但没有“话”,说了往往等于没有说。是故,书画家们要紧做的事,就是用那些线条点画说说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心里的“话”,说说自己心里真诚的憋不住了的“话”。如此而已。